根據漣源市委市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一安排和要求,結合建筑行業實際,住建系統認真開展了建筑施工揚塵防治工作,有效落實了企業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規范了文明施工行為,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明確落實責任,加強宣傳教育。一是成立了工作專班。成立了漣源市建筑施工揚塵防治工作專班,全面加強揚塵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督查調度和責任落實。二是制訂行動方案。印發了《漣源市2023年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漣建〔2023〕41號),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標準、工作措施、工作要求。三是全面安排部署。7月2日,建設與燃氣管網專業委員會組織住建、城管、生環等市直部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施工企業、項目部、監理部負責人150余人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會議,通報了問題,強化了措施,提出了要求。四是印發宣傳資料。共印發《漣源市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宣傳資料》2000余份,《建筑施工揚塵防治管理示例圖集》200余份。五是組織教育培訓。在新人民醫院工地、五江君天廣場等工地組織項目部、監理部300余人分別集中學習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等內容,切實提升生環意識。
開展執法行動,整治揚塵問題。一是開展集中檢查。4月、6月組織安監、建管、法制等單位和部門開展了執法行動。共檢查在建項目18個,受檢施工單位14家,共發放揚塵防治專項督辦通知書12份,排查整改揚塵問題40余處,召開現場約談反饋會7次,對書院路、城東加油站等責任主體單位共10余名責任人員進行了履責約談,通報揚塵問題,提出工作要求,實施法律責任警誡。二是開展聯合督查。組織住建、城管、生環、高新區開發建設局等部門開展了聯合集中督查,共檢查在建項目35個,受檢施工單位21家,交辦施工揚塵問題90余個,擬對4個責任單位實施處罰。通過整治,施工現場均按要求設置了密閉圍擋,共整改和設置圍擋1500余米;施工道路和場地進行了硬化,臨時施工道路進行了干化處理,共硬化道路1000余米;裸露土方和未施工物料采用防塵網進行了覆蓋,新增覆蓋面積20000余平方米;工地均配置了霧炮機,臨街臨路圍擋安裝了噴淋系統,新購置霧炮機40余臺,安裝噴淋系統600余米,市政項目、土石方工程和規模較大的在建項目配備了專門灑水車;現場設置了洗車平臺,配備了沖洗設施;渣土車輛均采用了電動密閉系統,總體整改情況較好。
開展專項整治,規范混凝土生產。一是關停了無資質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去年來,共關停無資質攪拌站和臨時攪拌站23家,均實施了“三清兩斷”,并加強了巡查督查,禁止非法生產。二是按要求新建攪拌站。根據漣源市政府常務會議規定,在荷塘等5個鄉鎮嚴格按標準新設立攪拌站,按規定申辦預拌混凝土專業承包資質。三是規范預拌混凝土企業生產。有資質預拌混凝土企業均搭建了材料防護棚,安裝了噴淋系統,料倉安裝了吸塵裝置,設立了車輛沖洗平臺,配備了霧炮機,場地進行了硬化。
下階段工作,該局將持續開展揚塵防治專項整治,對照“6個100%”工作標準,繼續開展揚塵防治集中檢查,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切實規范揚塵防治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常態化到位;進一步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加強揚塵防治專項檢查,按規定交辦揚塵問題,形成揚塵防治閉環管理;切實加強日常監管,實施執法查處,加強新開工項目揚塵防治巡查督查,加大揚塵問題督辦力度,對問題整改不達標、存在揚塵防治違法行為的責任單位依照相關規定實施查處。
來源:漣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作者:漣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741/54/1284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