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面向全國人民致辭,在賀詞中回顧一年來沐雨經霜、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對2025年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可見的挑戰及可握的機會給予指示,特別強調:“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這句囑托充滿力量、鼓舞人心,站在年初起點,我們要備足信心,要充分看到實現偉業的必然性。
信心,來源于“泰山崩前色不變,麋鹿興左目不瞬”的堅強領導核心。回首2024年,外御嚴峻復雜、動蕩不斷的國際風險,內謀穩中求進、改革深化的國內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精準研判、沉著應對,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實現經濟發展態勢向好,經濟結構轉型向優。面對“小院高墻”“脫鉤斷鏈”等種種壓力,中國有力反制、筑牢根基,展現出大國實力和戰略定力。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從不會因為狂風巨浪的沖擊而有一絲一毫的晃動,這根不倒桅桿牢牢佇立,讓中國始終保持穩定與平衡,安全航行。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只要堅定不移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我們就有勇渡激流險灘、智避暗礁險阻的底氣和信心。
信心,生發自“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的磅礴人民力量。從2024年新年賀詞中的“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再到2025年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習近平總書記依舊深情贊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無論是體育健兒在奧運賽場的敢打敢拼、突破極限,還是應對臺風洪澇災害時黨員干部的挺膺沖鋒、人民群眾的勠力同心,亦或是各行各業勞動者、建設者、創業者在追夢之旅中的持之以恒、毫不懈怠,都匯聚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不竭動力。努力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而中國,正擁有最可愛最具魄力的人民;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確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但“上下同欲者勝”,十四億雙手,眾擎易舉。
信心,伴隨著“直將云夢吞如芥,不信君山鏟不平”的無畏斗爭精神。改革開放初期,美國《時代》周刊的質疑聲言猶在耳:“讓全球1/4的人口迅速擺脫孤立、與世界接軌,有過這樣的先例嗎?”而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我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立起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截至2024年10月,我國連續19年保持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地位,連續7年保持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發揚斗爭精神邁過無數雄關、踏平層峰峻嶺,向著目標持續前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知重負重,萬難無阻,不為斗爭而斗爭,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斗爭;不為私利而斗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斗爭。因為信念足夠強大,所以信心永不潰散。
2024年,我們一同見證變局中生奇跡,布局中成碩果;2025年,我們還將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一起迎接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廣闊的前景,信心引航,奮楫揚帆。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張榕沛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