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5月2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周曼)還有11天就要高考了,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夠在最后幾天全力沖刺,在高考時發揮好,想盡各種辦法。為了孩子吃得好,精力旺盛,考出理想的好成績,家長每天都在琢磨給孩子吃什么才好?怎么吃才對?湖南省兒童醫院營養保健門診每年到這時候,都會遇到一些迎考的家長來尋求專業的幫助。
多年的營養門診經驗反饋,很多家長往往因為營養知識的缺乏,愛子心切,一不留神就陷入了某些營養誤區,結果適得其反。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任醫師蔣耀輝告訴我們,目前,家長容易步入以下營養誤區。
濫用補品:許多家長輕信某些補品的廣告,將服用保健品視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途徑,希望通過保健品來達到迅速補充營養的目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其實,保健品絕非萬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適合“享用補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異、適不適合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不要期待那些標榜提神醒腦的床品會產生“特異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適應的話,還會導致腹瀉、過敏、感冒上火等病癥。如果長期服用,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性發育提前,因此進補宜慎重。
重視葷菜,忽略蔬菜:一般的家長認為葷菜營養充足,考試需要緊張的腦力勞動,那么,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雞、鴨、魚、肉等葷菜,一定會對孩子的考試有幫助。其實,如果考前每日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而且,大腦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類,而非脂肪,且中考、高考都是在炎熱的夏季,過食油膩會傷脾胃,考前飲食以雞鴨魚肉為主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確之道。
吃的飽才有精神:大多數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沒吃飽,考試的時候可能會頭暈、乏力、沒精神,因此希望孩子吃得過飽,其實這也是不明智的。吃得過飽,食品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應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
忽視早餐:血中的葡萄糖是大腦唯一能利用的能源清晨醒來時機體需要補充作為能源物質的葡萄糖,它可以來自肝臟的儲存或來自早餐食物的降解。不吃早餐或早餐質量不好,上午會出現精力不集中、心慌、乏力、思考問題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口頭表達能力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明顯下降。應試營養餐應把握營養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低脂低糖的食品為主;吃飯最好“少食多餐”,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得太飽,否則會使腦供血不足,容易造成疲勞;飯后半小時應該吃些水果,以補充鉀和鈉。
偏食:食譜不豐富,不喜歡的就不吃;主食包括攝入總量下降,粗糧攝入少。
重口味:菜肴偏愛高鹽高油,尤其偏嗜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奶油蛋糕、冰淇淋、黃油等),最近公布的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反式脂肪酸的每日攝入量不超過2g。
喝水少:孩子們都愛喝含糖飲料和果汁,新的膳食指南特意強調“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原因是會不同程度丟失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指南提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說,一瓶500ml的可樂下肚,你今天就別吃含添加糖的東西了。推薦使用白開水或淡茶水,推薦飲水量為1500~1700ml。
吃動不平衡:生命在于運動,吃了需要動一下維持能量平衡。學生坐的時間長,在課間或放學后,每間隔一個小時適度運動,每周參加1~2次30分鐘以上的體育運動,尤其是女生。
多年的營養門診經驗反饋,很多家長往往因為營養知識的缺乏,愛子心切,一不留神就陷入了某些營養誤區,結果適得其反。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任醫師蔣耀輝告訴我們,目前,家長容易步入以下營養誤區。
濫用補品:許多家長輕信某些補品的廣告,將服用保健品視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途徑,希望通過保健品來達到迅速補充營養的目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其實,保健品絕非萬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適合“享用補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異、適不適合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不要期待那些標榜提神醒腦的床品會產生“特異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適應的話,還會導致腹瀉、過敏、感冒上火等病癥。如果長期服用,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性發育提前,因此進補宜慎重。
重視葷菜,忽略蔬菜:一般的家長認為葷菜營養充足,考試需要緊張的腦力勞動,那么,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雞、鴨、魚、肉等葷菜,一定會對孩子的考試有幫助。其實,如果考前每日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而且,大腦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類,而非脂肪,且中考、高考都是在炎熱的夏季,過食油膩會傷脾胃,考前飲食以雞鴨魚肉為主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確之道。
吃的飽才有精神:大多數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沒吃飽,考試的時候可能會頭暈、乏力、沒精神,因此希望孩子吃得過飽,其實這也是不明智的。吃得過飽,食品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應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
忽視早餐:血中的葡萄糖是大腦唯一能利用的能源清晨醒來時機體需要補充作為能源物質的葡萄糖,它可以來自肝臟的儲存或來自早餐食物的降解。不吃早餐或早餐質量不好,上午會出現精力不集中、心慌、乏力、思考問題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口頭表達能力降低,學習和工作效率明顯下降。應試營養餐應把握營養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低脂低糖的食品為主;吃飯最好“少食多餐”,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得太飽,否則會使腦供血不足,容易造成疲勞;飯后半小時應該吃些水果,以補充鉀和鈉。
偏食:食譜不豐富,不喜歡的就不吃;主食包括攝入總量下降,粗糧攝入少。
重口味:菜肴偏愛高鹽高油,尤其偏嗜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奶油蛋糕、冰淇淋、黃油等),最近公布的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反式脂肪酸的每日攝入量不超過2g。
喝水少:孩子們都愛喝含糖飲料和果汁,新的膳食指南特意強調“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原因是會不同程度丟失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指南提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說,一瓶500ml的可樂下肚,你今天就別吃含添加糖的東西了。推薦使用白開水或淡茶水,推薦飲水量為1500~1700ml。
吃動不平衡:生命在于運動,吃了需要動一下維持能量平衡。學生坐的時間長,在課間或放學后,每間隔一個小時適度運動,每周參加1~2次30分鐘以上的體育運動,尤其是女生。
來源:紅網
作者:周曼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2016/05/27/514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