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春風化雨潤漣源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謝小波 編輯:石成 2016-03-17 10:16:07
        —分享—

        副標題:——2015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回眸

          

         

          市委常委學習中心組學習

          

         

          “夕陽紅”志愿者冒雨疏導交通

          

         

          文明勸導員開展志愿服務

          

         

          市委宣傳部舉辦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詩歌朗誦大會

          2015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致力大建設、大發展、大穩定,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堅持“三貼近”,為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環境。

          理論學習常抓不懈

          精心組織系列理論宣講。重點開展了“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新環保法,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專題宣講,全年共開展集中宣講200余場次。4-8月,與市司法局、市婦聯聯合組成30余人的宣講小分隊,深入村組、企業、學校開展“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宣講共300余次。從4月開始,在全市廣泛開展“學講話、用講話”征文宣傳活動,目前已在全市征集各類“學講話、用講話”心得體會文章500余篇,擇優向婁底市委宣傳部和市級有關媒體上報30余篇。

          認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市委常委學習中心組全年共集中學習22次,重點學習了“深化改革”、“當前軍事斗爭新形勢”、“三嚴三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電子商務”、“廉政黨課”等專題。參加了婁底市委宣傳部、婁底社科聯組織的“對接大長沙,推進轉型發展”的征文研討活動,市委書記謝學龍撰寫的論文《對接大長沙,促進大發展》獲一等獎。同時,嚴格督查全市周一下午干部職工集中學習情況,確保學習不走形式、不走過場。

          積極舉辦理論業務培訓。舉辦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培訓班,特邀《湖南日報》編委、編輯出版中心主任楊又華,婁底市委講師團主任譚清華,婁底市委外宣辦主任王衛光前來授課,來自市直各單位、各鄉鎮的230余名宣傳新聞工作者參加學習。

          文明創建深入推進

          全力統籌文明創建工作。4月底,我市召開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全面總結了創文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提出了“以城帶鄉,全面推進”的創文工作新思路。11月份,順利通過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我市更高層次的創建目標,提出了“358”創建計劃,即經過3年努力,到2018年成功創建湖南省園林城市;經過5年努力,到2020年成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同年續創湖南省文明城市,力爭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經過8年努力,到2023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同時,全力配合婁底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及時將任務落實到鄉鎮辦事處和主要職能部門。

          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繼續開展“夕陽紅”志愿服務活動和紅綠燈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繼續在全市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認領微心愿,溫暖身邊人”系列志愿服務。各級文明單位、聯點幫扶單位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通過結合群眾工作日、結對幫扶等活動,積極進村進社區開展微心愿征集和圓夢行動。

          大力倡導崇德尚善風氣。深入部署開展道德講堂建設。以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緊密結合文明創建工作任務,將道德講堂向鄉村、學校、企業推進。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清明節,漣源一中舉辦了“緬懷革命先輩聶昭良”詩歌朗誦比賽活動,市工貿中專3000師生緬懷上將李聚奎。積極推介肖光盛和廖群洪為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候選人參加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在婁底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人物”推薦中,推介上報了義務照顧老紅軍遺孀的退休干部李樹榮、堅定創業理想的青年王楚希等6位先進人物。開展漣源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年終將評選一批道德模范并報婁底市參選。

          輿論引導健康向上

          本級媒體有創新。市內各媒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開展重點報道。精心組織策劃了“新常態、新動力”、“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碧水藍天·美麗漣源”、“理論與學習”等一系列重大階段性、戰役性宣傳活動,做好了重大活動、重點項目建設等的宣傳報道工作。開通“漣源在線”微信公眾平臺,新媒體影響力不斷擴大。

          對上報道有影響。認真組織籌劃了一系列重大對外宣傳活動,相繼在中央省市等各大權威媒體播出或刊載。如:在CCTV13播出《走基層·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譚晶凡:我不能成為家里的負擔》;人民日報頭版刊發圖片新聞“湖南漣源:晚稻豐收,顆粒歸倉”;湖南衛視新聞聯播推出《湖南好人:歐陽花萼-培育企業家》,播出時長11分28秒,《燃燒的火把·國立師范學院》;湖南經視播放《市井發現:湘中嘗新節》;湖南紅網刊載《抗戰專題:最后的勝利》;婁底新聞聯播連續多期播出《逛新村、享幸福》、“重點項目巡禮”等專題,以及正在積極開展的“回眸十二五”等主題宣傳報道。12月份,在湖南省第四屆“最美湖鄉”網絡行活動中,人民網、鳳凰網、華聲在線、齊魯網等20余家中央、省級媒體一行走訪我市三甲古村落群,三甲村獲評“湖南最具發展潛力古村落”。去年,我市共在省級以上媒體上稿1000余篇,大部分被新浪、搜狐、騰訊、網易、鳳凰網等國內知名網站轉載,其中中央級媒體上稿20余條。同時依托《今日漣源》、漣源新聞網、漣源手機報等媒體平臺,有力宣傳了漣源,說好了漣源故事。

          社會宣傳有力度。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春節期間,在全市機關、企業、學校、村鎮、街道、社區以及公共場所組織開展了懸掛核心價值觀主題燈籠,張貼核心價值觀主題春聯,制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標語,將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寓于各項活動之中,切實發揮教育效果。精心組織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宣傳活動。4月以來,組織開展“紀念抗戰勝利·弘揚漣源精神”書畫攝影大賽,征稿結束后將擇選優秀作品做成作品集,并對作品進行評獎。5月中旬,全面啟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型詩歌朗誦會活動,激發廣大市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

          文化事業長足發展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組織市書畫文化藝術研究會、老干老年書畫家協會、民間書畫藝術研究會的書法家下鄉進村開展“傳遞價值觀,春聯送萬家”活動。橋頭河鎮舉辦花鼓戲藝術節,藍田街道辦事處舉辦“多彩藍田,最美鄉村”文化進鄉村活動,最具鄉土特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紛紛走上舞臺。精心組織“歡樂瀟湘”群眾美術、書法、攝影活動,征集作品中共選出108幅參加婁底復賽、省決賽,獲得廣泛好評和優異成績。獲得省一等獎1個、三等獎3個。

          文藝創作推陳出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投資300余萬元創編了以漣源歷史文化名人謝振定為原型的大型歷史湘劇《燒車御史》。目前,該劇已列入國家藝術創作扶持項目,并獲得湖南戲劇藝術領域的最高獎項田漢大獎,成為縣級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劇目。同時,該劇還獲得湖南省廉政優秀文藝作品一等獎。文學、書法、美術、音樂、攝影等領域佳作迭出,文藝創作日益繁榮。

          文化惠民成效明顯。“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持續推進。市文化館組織業務骨干對全市青少年學生、文化干部進行培訓輔導,為藝術愛好者開設聲樂、舞蹈、美術、書法、器樂等班級,全年免費培訓青少年人數600多人,培訓文化輔導員300多人,輔導各類中老年藝術團體2000多人次。市圖書館共接待讀者14萬余人次。市湘劇演藝公司復排《蘭寄子扳磚》、《狀元打更》等劇目,排演歌舞、小品等節目18個,全年完成下鄉演出120多場。

          文物保護力度加大。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市財政專門設立100萬元預算作為古建筑古村落專項保護經費,并決定將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500萬元用于對世業堂、存厚堂、錫三堂和樂愷堂等4處省保單位的搶救性維修。同時,先后投資近200萬元對李續賓故居、李聚奎故居、云桂堂、紅旗居民點等文保單位進行維修、設計。珠梅抬故事喜獲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扶持資金30萬元。

          文化執法有序推進。先后開展了全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利劍”專項整治行動、出版物市場及網絡文化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和2015“凈網”、“清源”、“護苗”等專項行動,立案調查并處罰10家網吧,收繳非法出版物200余冊(張),取締無證經營的印刷企業2家,排查各類安全隱患22項。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謝小波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