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同創大業展宏圖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王國棟 編輯:石成 2016-03-17 09:57:38
        —分享—

        副標題:——我市發展和改革工作側記

          

         

          市委書記謝學龍(右三),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謝永東(左二)督查重點項目。

          

         

          市委副書記、市長宋建明(左三)到市經開區漣商總部視察

          

         

          婁新高速為漣源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5 年,市發改局在市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克服經濟下行等諸多困難,緊盯目標,狠抓落實,扎實工作,主動作為,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規劃引領開新篇

          全面總結“十二五”發展現狀,擬定12個重點課題和20個專項規劃,及時調度情況,匯總研究成果;先后兩次邀請北京金必德研究院來漣調研并舉行專題講座,“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形成征求意見稿,“三區兩基地一中心”發展定位得到廣泛認同。同時,組織編制了《斗笠山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工作方案》等12個專題規劃。年初制訂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科學合理提出主要經濟指標建議,為全年發展確定奮斗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研,及時分析開展經濟形勢、提出對策建議,力促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0.5億元,增長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1億元,增長21.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6億元,增長11%。

          強化服務促項目

          創新思路引項目。市委政府創新招商模式,實現產業招商、分組負責,市發改局承擔了服務業招商組的日常工作,扎實推進,全年引進服務業項目7個,總投資12.7億元,到位資金2.4億元(超年度任務0.4億元)。

          科學務實謀項目。申報列入婁底市“四個一批”重點項目143個,年度計劃投資82億元;篩選確定市本級“項目建設推進年”調度項目161個,年度計劃投資85.5億元;年中遴選重點建設項目86個,重新明確節點計劃,實行分類管理、分季考核。建立“十三五”重大項目庫,共匯總錄入42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103.3億元,比“十二五”增加153.2億元,增長16%;“十三五”計劃投資1050.8億元,比“十三五”增加155.2億元,增長17.3%。做實項目儲備前期工作,全年共開發儲備項目32個,總投資約70億元。

          完善機制推項目。繼續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實行市級領導掛點包干負責制度。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實行分類管理、分組負責、分季考核。加強重點項目日常調度和跟蹤督查,實行“掛圖作戰”,不定期督查,及時通報項目進展情況。健全考核評比機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實行月調度、季考評、季獎勵與年終總考核相結合。

          強化保障促項目。切實保障用地,努力開展幫扶,確定15個重點項目列入年度企業(項目)幫扶行動計劃,占幫扶企業(項目)總數的41.7%。全力優化環境,及時查處各類環境優化問題21起。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積極推行“三清單一清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簡化審批程序。全面梳理審批事項及業務流程,積極做好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有效打破部門“信息孤島”,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

          有力的舉措,推動了項目建設,擴大了有效投資。列入婁底“四個一批”的143個重點項目,項目都已開工建設,完成投資97.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8.5%;市本級143個項目完成投資103.9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21.6%。

          力爭資金破瓶頸

          政策爭取有新突破。搶抓國家鼓勵和支持返鄉農民就業創業、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政策機遇,成功申報列入國家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第一批試點城市,成為全國90個示范縣市之一。通過積極爭取,斗笠山采煤沉陷區列入全省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3個重點采煤沉陷區之一。爭資爭項有新成效。全年通過發改口累計成功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省市配套資金支持項目42個,共計21287.71萬元(不包括資源枯竭城市轉移支付19086萬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8%。專項建設基金爭取有新作為。橋頭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獲國家專項建設基金3000萬元。渣渡礦區東段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七星街獨立工礦區基礎設施建設等15個項目成功列入四批專項基金建設支持范圍,共爭取資本金4.076億元,占婁底份額的15.46%,居縣市區第一。

          狠抓改革激活力

          統籌推進三大民生項目。煤礦棚戶區改造順利推進。共建成棚戶安置房2284套、在建1000套,學校、醫院、派出所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累計完成投資48700萬元。石漠化治理年度計劃總投資68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630萬元,涉及龍塘、橋頭河2個鄉鎮石漠化面積350公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645萬元,涉及20個鄉鎮144個村。

          牽頭抓好兩項重點改革。堅持把深化改革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訂工作要點,明確責任分工,按月調度、扎實推進。經濟體制改革22項改革任務75項具體改革舉措已完成47項,商事制度改革釋放出巨大創新發展活力。生態文明體制改革6項改革任務23項改革舉措扎實推進,《“三個走在前頭”推進環保工作改革創新》作為經驗推介登上第28期省改革簡報,創新湘江流域保護機制、“綠色礦山”建設等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強隊伍提效能

          多措并舉強黨建。以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后續整改為契機,督促領導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調度、同推進。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員干部受到了深刻的黨性教育,活動成效明顯。積極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參觀盧天放故居,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緬懷革命先烈·踐行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深入推動基層組織建設。

          務實規范轉作風。加強重點股室管理,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規范工作行為,強化工作紀律,局紀檢組牽頭對干部上班簽到和工作作風突擊檢查,以短信、微信等形式通報作風建設情況16次,使干部作風持續好轉,廉政意識不斷加強。

          優化服務提效能。深入開展群眾工作,以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東園村和群眾工作組駐點村董家村為重心,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領全體黨員認真開展“四個一”活動,為東園、董家兩村爭取建設資金95萬元,幫助解決了安全飲水、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資金短缺難題。扎實推進扶貧攻堅,深入開展“一進二訪”活動,核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訪困難群眾38戶,捐款15200元。易地扶貧搬遷有力有序開展,摸清了底子,編制了規劃,落實了資金,與農發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爭取4億元貸款支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為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學習載體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干部職工能力,干部隊伍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王國棟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