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借力湘軍品牌 助推漣源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編輯:石成 2016-03-16 11:38:48
        —分享—

        副標題:—— 戴安源委員的發言

          文化旅游泛指以鑒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游,尋求文化享受成為當前旅游者的一種風尚。文化旅游產業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產業,因其關聯度高、涉及面廣、輻射力強、帶動性大而成為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活力的新產業。漣源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必須緊緊抓住與湘軍的特殊淵源關系,借力湘軍品牌、深度挖掘人文底蘊,鍛造旅游產業的湘軍文化靈魂,才能真正亮出自己獨特的旅游名片,實現旅游產業質的提升和跨越式發展。

          一、湘軍是與我市淵源極深并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品牌

          (一)我市是湘軍始源之地,曾經湘軍名將云集,現存湘軍故居及古建筑遺存豐富

          曾國藩奉旨辦團練之初,就是羅澤南、李續賓在楊家灘招募團練整訓勇營而組成的湘勇部隊。這支湘勇在羅李率領下援江西出湘作戰時定名為湘軍,這就是湘軍之名的由來。羅澤南是湘軍的第一位統領,有“湘軍之母”之稱。李續賓既是羅澤南的學生,也是羅澤南戰死武昌之后,接任的湘軍第二任統領。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湘軍,羅澤南的學生、部下后任總督、巡撫、提督、總兵者多達百數十人。在《清史稿》立傳的44位湘軍將領中,漣源有李續賓、李續宜、劉連捷、李光久、劉岳昭、蕭啟江、蕭慶高、蕭慶衍、周寬世、劉騰鴻、劉騰鶴、李杏春、蕭意文、謝邦翰等14人。其他六品以上副將參將多達千余人。可謂千將云集,湘軍故里。境內現存的湘軍名將府邸有40多處,尤以楊家灘最為集中。現有建于清康熙年間二十多位大夫并出的劉氏湘將祖居地——老劉家(楊市鎮),云貴總督劉岳昭的存養堂(楊市鎮),安徽布政使劉連捷的師善堂(楊市鎮),湘軍創始人之一、浙江巡撫、湘軍第一猛將李續賓的錫三堂(荷塘鎮),直隸知州劉騰鴻的馀慶堂(楊市鎮)等九處保存較為完整的湘軍名將故居,已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向世人展示著昔日鄉間候府的獨特魅力。

          (二)湘軍已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湖湘文化標志品牌

          湘軍的士兵雖都是樸實的山農,但它的將帥乃至營官,絕大多數是書生將兵、進士、舉人、秀才領導的這支部隊,既有鐵的紀律,又繼承了傳統文化中某些優秀的精華,是一支有文化的軍隊,這也是湘軍以鼎盛期不足20萬的兵力打敗太平軍100多萬軍隊的奧秘所在。湘軍第一統領羅澤南在統兵之前,在今楊市荷塘一帶講學近20年,是晚清的理學大儒,著作豐富,著述的《小學韻語》發行遍及全國,是儒家經世致用派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由于他教學有方、文武兼修、弟子云集,以致人才輩出。后來湘軍中的許多名將都出自他的門下。他是最早用傳統文化灌輸湘軍、武裝湘軍,并用國學經典打造湘軍戰斗力的儒將,是湘軍創始人之一和近代湖湘文化的標桿人物。湘軍統帥曾國藩也是儒學大家,其著述對后世的影響深遠,他與其他湘軍名將有諸多著述收入《湖湘文庫》。湘軍將領轉任地方文職官員的也有很大比例,在晚清曾出現督撫半天下,提鎮遍全國之盛況。今天客觀地審視湘軍的戰斗力分析湘軍與太平軍的斗爭,更像是孔教與拜上帝教兩種不同文化取向的較量。在湘軍遣散之后,這支部隊的將帥官兵及其后人在捐資興學和興辦地方公益事業上多有義舉,對后世湖湘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有學者評價:湘軍開創了地方軍事力量成為國家軍隊的歷史新局面,也在近代史上首次打出了湖湘文化的鮮艷旗幟,深刻影響了近代中國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走向,是晚清歷史鍛造的一個閃亮的文化品牌,是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標志。湖南自此有了“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之壯語。由湘軍精神內化而來的“吃得苦、霸得蠻、舍得死”的湖南精神,激勵著今天體育湘軍、電視湘軍、文化湘軍的茁壯成長,彰顯了“湘軍”品牌強大的文化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湘軍”品牌對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近年來,漣源周邊縣市均在挖掘和利用與湘軍集團相關的文史事物、大打湘軍品牌。這股湘軍熱,既是擴大湘軍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的喜事,又給我市利用湘軍品牌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

          二、對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借力湘軍品牌的戰略思考

          文化與旅游的結合,既要通過旅游的發展挖掘和保護文化內涵,又要通過文化創意提升旅游吸引力和價值,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漣源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就在于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鍛造主題文化品牌,提升旅游產業素質和品位,獲得可持續的長久發展。

          (一)深度挖掘和保護我市獨有的湘軍始源文化元素,打響湘軍文化品牌

          一是站在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高度,搜集整理羅澤南講學及與李續賓興辦團練的相關文史資料,編印相關儒家經典與湘軍文化特色的圖書,揭示儒家文化與湘軍崛起的文化淵源。二是組織整理湘軍集團名將名人文史資料,尤其是我市湘軍名將的相關史料和歷史遺存,搜集整理我市流傳民間的有關劉家軍、蕭家軍、周家軍、李家軍、毛家軍等湘軍家族部隊的戰斗故事和趣聞軼事,形成鮮動而完整的湘軍故事集錦,并開發出豐富多彩的表現產品,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三是精心修復楊市核心區湘軍名將故居群,提升鄉間候府游覽品質,向游客提供豐富的歷史實物感受景點和歷史人物完整而鮮動的生平事跡展示。為游客展示一副豐富的湘軍文化歷史畫卷。增強游客對我市湘軍品牌的認同感。

          (二)以楊市古城區為核心景區保護和開發建設湘軍文化主題公園,打造湘軍故里品牌

          一是切實抓好楊市湘軍文化商業街的開發建設,融合古城風貌,建設好一個湘軍人物及文史資料陳列館,一個湘軍文化廣場及適度規模的游客接待中心,提高旅游承載能力。二是疏浚城區河道、修復孫水河古碼頭、改造兩岸景觀、營造優美的水鄉水景,新建一個高標準的現代親水平臺,投放適量游船,提供沿水路參觀兩岸古建筑群及湘軍名將故居的服務。三是恢復與適度改造古鎮古街古巷風貌,開發相應的民俗文化體驗項目和地方特色小吃飲食及湘軍水火席特色餐飲等服務項目。滿足游客尋古訪舊探尋歷史蹤跡的文化體驗心理需求。

          (三)借力湘軍品牌,豐富旅游產品,倡導大旅游概念

          依托湘軍文化內涵,整合以楊市為核心的南部大龍山和北部湄江的優質自然景觀資源,統一對外宣傳推介不同旅游產品,實現既能引人來游,又能留客停留。將各具特色的優質景點與人文景觀和田園風光結合,將湄江地質公園之奇、飛水漂流之險、徒步龍山之樂、白馬湖濕地之靜、鄉村旅游之美、藥文化養生之福等作為不同旅游線路的主題內容融入湘軍文化,圍城文化等人文內涵。推出一日至多日不等的精品旅游產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

          三、對我市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幾點建議

          (一)把湘軍文化作為我市的文化名片打造。湘軍文化是我市珍貴的文化旅游資源,要精心打造好湘軍文化名片。建議以楊市鎮湘軍古建筑群為核心,規劃好湘軍文化旅游路線,精心建設湘軍文化廣場和主題公園,將湘軍元素群串聯起來形成整體形象。形成街上有湘軍將領雕塑,街道有湘軍元素名稱的濃厚湘軍文化氛圍。

          (二)加大湘軍文化挖掘整理和保護力度。對于我市這樣一段豐富和燦爛的歷史,我們要認真組織專門研究力量,澄清全市湘軍將領底子,和重要文物底子,深入的研究,充實湘軍文化內涵,樹立文化自信。建議市級財政將湘軍將領的古宅保護經費列入預算,同時規劃好重點古村落的新農村建設,制定好古民居保護維修方案,進行搶救性保護和修繕;挖掘整理湘軍將領史料、故事、傳奇,為湘軍陳列館布展打基礎,為旅游開發提供文化支撐。

          (三)以湘軍文化推動全市旅游產業發展。湘軍文化是我市特有的優質文化資源,更是發展我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建議從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出發,以湘軍文化特色為龍頭,積極開展多點宣傳,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通過旅游專輯制作、網絡評選等方式,有廣度、有深度的對內、對外宣傳,塑造漣源統一的文化旅游形象。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職務

        楊市鎮政協聯工委主任                                                                黨派 中共

          界別 農業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