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進一步支持我市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建議

        編輯:石成 2016-03-16 11:54:43
        —分享—

        副標題:—— 梁康瑜委員代表市工商聯的發言

          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把創新發展的理念寫入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我市的“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加快轉型、加速發展”的總基調,謀劃了建設“三區兩基地一中心”的發展藍圖。我市小微企業在實現“十三五”目標任務過程中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特別巨大的關鍵時刻,進一步支持我市小微企業加速轉型、創新創業發展,進一步凝聚力量、提振信心、搶抓機遇,顯得尤為重要。

          一、充分認識支持我市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的緊迫性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新創業是一個城市繁榮的重要支撐。我市現有注冊企業3648家,個體工商戶15331個,企業中絕大部分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在推動我市經濟增長、貢獻財政稅收、吸納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當前在中央調結構、壓產能的政策背景下,我市的重要支柱產業煤炭行業、房地產業等均受到空前影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我市煤炭稅收從最高時的每年3.5億元跌落到去年的不足3000萬元,三一中源等其它規模以上重點企業的效益也普遍下滑。在這種大環境下,小微企業已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只有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切實加大我市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支持其蓬勃發展、全面發力,才能使我市的財稅狀況得到有效改善,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因此,我們首先必須創新觀念解放思想,拋棄等靠要的陳舊觀念,主動應變積極作為,以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寬闊的胸懷,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創出特色,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活市場活力,有力推動我市經濟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我市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誠信體系缺失,融資渠道不暢。經調研,我市絕大部分企業都不同程度存在資金緊缺的問題。資金短缺和融資難已成為制約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一些小微企業由于起步慢、規模小、資本積累少,很難申請到銀行貸款,創新創業發展所需的先進設備、專利使用許可、技術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有些企業為了獲得發展資金,轉而求助于融資成本較高的民間借貸以解決暫時的困難,卻又陷入惡性循環。在受調查的企業當中70%以上涉及民間借貸。目前,因受民間非法融資風波部分企業主跑路的嚴重影響,銀行不敢輕易放貸,民間聞借色變。誠信缺失已成為導致小微企業資金鏈條斷裂的主要因素。

          (二)市場效益疲軟,發展前景堪憂。隨著煤炭產業效益的滑坡,我市與煤炭行業相關的洗煤、焦化、機械制造業等傳統產業首當其沖,因產能過剩而沒有市場,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停產,創新的產品缺乏資金做不出,傳統產品積壓,虧損嚴重;生物醫藥、休閑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還處于艱難的培育期、成長期,困難重重;受電商沖擊和房租上升、購買力下降的影響,很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都在艱難中求生存,效益相比以前嚴重下滑。

          (三)創新人才缺乏,創新意識不強。目前,我市大多小微企業“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新增勞動力,科技人員、高級技工人員的比例偏低,很難引進和留住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很多企業即使引進了技術和項目,也難以達到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目的。一些企業各項要素的科技含量不高,仍然依靠廉價勞動力拼資源、拼消耗來占有部分市場。即使是我市過去有一定優勢的煤機產業、制造業等領域,也有不少企業缺少原創科研成果和專利,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在科技創新投入方面激情不高,自主創業的意識不強,這種狀況已難以適應國內外科技競爭的需求。

          (四)創新信心不足,發展平臺不多。面對經濟大氣候,部分老板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信心嚴重不足。他們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對市場前景把握不準,研發能力不強,缺乏戰略合作伙伴。各級各部門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力度還不大,為其搭建的平臺也有限。比如,科研機構與小微企業的對接、對小微企業主的培訓、建立集群發展的平臺等,都需要進一步引導、搭臺、服務。在這些方面,我們的工作還做得不夠細、不主動。

          三、提振信心,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

          (一)加大扶持力度,增強內生動力。一是建議制定出臺我市《關于支持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意見》,明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獎勵扶持方式,建立完善的激勵政策體系,在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為小微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鼓勵和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加大創新投入。可以參照部分地區的做法,設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金,重獎扶持創新型企業。研究并制定相關鼓勵措施,支持引導部分員工分流創業。二是成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歸口市經信局或市經開區,重點對口支持服務小微企業的創新創業工作。三是爭取政策支持。積極幫助小微企業爭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金項目等支持。如重點打造好我市應急產業和特色農產品園區項目建設。四是提振信心,營造氛圍。各級各部門要想方設法鼓勵、支持、引導小微企業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共度嚴冬走出困境。鼓勵和引導建立以創新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樹立創新創業發展理念。要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典型的宣傳力度,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二)暢通融資渠道,完善融資方式。在政府層面可以采取貼息支持等積極舉措,支持有條件的創新型小微企業爭取銀行貸款。金融機構應積極建立適宜小微企業發展的貸款激勵機制、公平的授信評價機制、貸款審批機制和優質的跟蹤服務機制,重點提供技術創新、品牌創優的專項金融支持。在融資方式上,應更加靈活多樣,為創新創業小微企業增設定向融資,開展利用無形資產評估抵押、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在完善擔保服務體系方面,積極推進強強聯合式擔保,開展聯保共保再擔保等業務。創建非公企業誠信機制,完善非公經濟人士綜合評價體系,整合分散在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的企業信用記錄,加強信用管理,規避信用風險,加大力度打擊失約失信行為,營造一個全社會講誠信的良好氛圍。

          (三)搭建創新平臺,完善服務體系。一要加快市經開區“漣商總部經濟園”的建設速度,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全力支持將漣商總部經濟園建成“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園”,鼓勵吸引本土小微企業入園創新創業,主動對接招商引資項目,力爭每年引進一定數量的創新型企業,讓他們能夠直接“拎包入住”,集群發展,降低企業創新、生產和交易成本。二要利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機會,推動各類電商平臺與小微企業開展合作,提升小微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水平,幫助小微企業的創新特色產品通過互聯網打開銷路,重點支持我市飛天電商園等平臺打造成地方名牌。三要積極推進產、學、研體系建設工作,多做牽線搭橋的工作,推動高校、科研院所、漣源籍科技領軍人才、外地成功的漣商代表人士與本地小微企業在科研開發、人才培養等領域進行合作。降低創業門檻,積極支持外地漣源籍人士返鄉創新創業。四要大力支持異地商會協會和各類中介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好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建立各類技術服務平臺、孵化器、科技園,為小微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技術、人才、信息、財務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務。

          漣商大軍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重要資源,在我市成長壯大起來的三一集團起源于小作坊,五江集團起源于個體戶,他們已成為享譽全國的民營企業典范,成為激勵我市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的榜樣。在市委全面推進漣商回歸戰略中,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優化環境,進一步推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工作進程。我們深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強勁鼓勵、引導、支持、服務下,我市小微企業必將迎來創新創業、百花齊放的美好前景。

         

          發言人工作單位和職務

          市政協副處級干部、市工商聯主席                                               黨派 無黨派

          界別 工商聯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