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湖州市工人操控工業機器人生產新能源汽車配件。新華社發(譚云俸攝)
□鄧隨新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凝聚全黨的智慧,承載著人民的期盼,讓我們讀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上奮進中國的豪邁氣魄、謀求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讀出了一往無前的堅定、克難攻堅的勇氣、守望相助的溫暖,讀懂那氣象萬千的發展圖景。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這就好比一場接力賽,“十五五”是承前啟后的重要一棒,接過“十四五”的接力棒,我們要奮力奔跑,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回望“十四五”,我國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面對諸多風險挑戰,我們迎難而上,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一項項舉世矚目的新成就、一個個閃耀光芒的“成績單”,見證著中國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的新面貌,更彰顯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力攀登的精氣神。
中國在擁抱世界的進程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成功舉辦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連續舉辦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等多邊經貿會展;從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到攜手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是中國以開放求發展、以合作謀共贏,讓發展的中國更好造福世界的鮮活注腳,也加快了中國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康莊大道上的奮進步伐,噴涌出中國與世界共同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
而“十五五”,我們將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認清這個歷史方位,需要我們既看到風險挑戰,更看到優勢條件。我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同時擁有著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等諸多有利條件。這些優勢構成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這就需要我們握緊“接力棒”,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奮勇向前。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這次全會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十五五”重點任務的第一條,體現出對“立身之本”的重視。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壓艙石”,我們要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等,讓實體經濟這個“大塊頭”更有力量,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經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我們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鑰匙”。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我們要集中力量攻關,像攀登高峰一樣,不斷搶占科技發展的制高點,讓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國內市場是我們的“主場”,我們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讓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像一對“舞伴”一樣,良性互動,共同跳出經濟發展的優美舞蹈。
“十五五”規劃建議,處處彰顯著為民情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們要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老百姓的生活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讓共同富裕從美好的愿景變為現實的圖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斗中書寫。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壯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執著,從“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汲取接續奮斗、開創偉業的力量,鼓足“干”的勁頭、揚起“進”的風帆、邁開“闖”的步伐,在直面挑戰中跨越發展,在攻堅克難中奮躍前行,我們就一定能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共創中華民族綿延福祉。
來源:鄧隨新
作者:鄧隨新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954/69/1537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