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剛
時光荏苒,每一個五年規劃,都是一座記錄發展的里程碑,丈量著湖南前行的堅定步履。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程的關鍵時刻,湖南以詳實的數據交上了一份格外亮眼的經濟社會發展答卷。
五年來,湖南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一以貫之、久久為功。“一帶一部”戰略定位、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以及“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無不體現出規劃的前瞻性與系統性。這些戰略舉措,猶如精準的航標,引領湖南在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中找準航向、穩步前行。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湖南“十四五”的發展質效可圈可點。湘江科學城僅用15個月便完成地標項目主體結構,展現出驚人的“湖南速度”;北斗產業產值占全國10.6%,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的影響力持續提升;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啟動以來,各類研發機構總數增長至3800多家,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排名連續躍升,彰顯了強大的“湖南實力”。這背后,是湖南在“十四五”期間持續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活力而不懈努力的結果。未來五年,湖南還需系統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構建“4×4”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扛起經濟大省的重任,努力展現更大作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十四五”期間,湖南省聚焦養老、托幼、醫療、教育等民生痛點,實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美好生活可感可及。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4%,跑贏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1個百分點,2024年收入水平位居中部第一,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生活質量顯著提升。連續舉辦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湘超聯賽的火爆“出圈”,不僅為夜間經濟增添了動力,更提振了千家萬戶的消費信心。這些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湖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體人民。
在“十四五”征程中,無數湖湘兒女憑借“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特質,匯聚起推動湖南發展的磅礴力量。從科研人員的技術攻關,到產業工人的精益求精,從基層干部的辛勤奔走,到創業者的勇敢逐夢,每一個奮斗的身影,都是湖南發展的生動注腳。每一個五年取得的輝煌成就,都是對湖南人民腳踏實地、拼搏奮斗的最好見證。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展望下一個五年,唯有通過一以貫之的奮斗、實干,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正確的政績觀是從政之基、施政之要。湖南“十四五”的實踐,深刻詮釋了崇尚實干、注重長效、造福于民的政績觀。不單純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結構優化與綠色發展;不僅關注經濟指標,更將居民收入、就業保障等民生改善擺在重要位置;既重視標志性工程等“顯績”,也不忽視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創新生態等“潛績”。這種正確的政績觀,為湖南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謀劃“十五五”,為政者應辯證看待“潛績”與“顯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全省大局和長遠發展謀篇布局,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始終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績,持之以恒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在盡力而為中彰顯擔當,在量力而行中穩步向前。
展望“十五五”,湖南更需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連續且具前瞻性的規劃為引領,確保從宏觀藍圖到具體施工圖的精準落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湖南應錨定目標、深耕實干,將規劃藍圖轉化為具體行動,把發展成果切實落實到民生改善上,在接續奮斗中共赴下一個更加美好的五年之約,書寫更加輝煌的湖南篇章。
來源:紅網時刻
作者:柳文剛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954/65/1536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