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碧華
9月19日,首屆“湘智興湘”大會在長沙開幕。此次盛會以“智匯瀟湘 湘智興湘”為主題,承載著湖南省上下對引進高層次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推動人才強省的殷切希望。
作為中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湖南始終加快構建以人才為中心的資源統籌機制,強化“投資于人”的理念,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以“投資于人”理念推動“湘智興湘”背后的深意何在?不妨先對該理念的實質本源和風向引領進行探究分析。
從經濟學領域看“投資于人”,實質是從人力資本角度看待經濟發展的動力,重點在通過提升人的知識、技能、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性,開發人的內在潛能,提升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將人力資源轉化為可持續增值的人力資本。
從風向引領上看“投資于人”,其實早就有跡可循。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指出,要加大投資于人的力度。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把“投資于物”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起來。2025年“投資于人”首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既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應有之義,也是促進經濟更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把資源統籌投資在人的身上,體現了對人才價值的深刻認知和尊重,展現出投資發展、投資未來的戰略眼光。
這些都在釋放“投資于人”對未來發展重要性的強烈信號。我們唯有敏銳捕捉信號、乘勢抓住機遇,方能為未來發展搶占先機、打開局面。那如何“投資于人”,湖南借本次大會給出了含金量頗高的“湖南方案”。
從印發《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奮力打造青年科技湘軍的若干措施》,聚焦科研支持、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給予青年才俊支持助力,到出臺《支持頂尖科技人才創新創業“一事一議”實施辦法》《關于推行“湖湘院士卡”的工作方案》等人才新政,湖南為頂尖人才量身定制支持方案,充分激發其創新潛能。這些政策傳遞出湖南珍視人才、投資人才的強烈信號。
當然,“投資于人”是著眼于未來發展的長遠投資,需要持續不斷的耐心投入。要讓“投資于人”真正激發更多“湘智”活力,讓“湘智”在更多領域“興湘”,還需多管齊下、精準發力。
比如,強化產業筑基,吸引八方人才。既要做強“當家產業”的吸引力,又要做大“新興產業”的聚合力,形成“以產引才、以才興產”的良性循環;比如,強化產教聯動,培育來湘優才。要聚焦“4+4科創工程”,引導高校結合發展辦學、“貼緊”產業辦學,對專業設置進行優化調整;比如,持續優化生態,用好在湘人才。要給予人才盡展其才的生態舞臺,給予一定的“試錯權”和“自主權”,讓人才敢闖敢試。同時,依托國家實驗室體系、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等平臺,為各類人才打造“創新共同體”。
從產業筑基“引才”到產教培養“育才”,再到生態優化“用才”,不難發現,湖南對各類人才的“投資”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以“投資于人”推動“湘智興湘”是著眼湖南長遠發展的戰略布局,是將更多資源“好鋼”重點傾斜在人才的“刀刃”之上。
期待首屆“湘智興湘”大會成為一個全新起點,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近悅遠來,寫就精彩的湖南“人才故事”,成就人才與發展最和諧美好的“雙向奔赴”。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來源:時刻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