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夕陽西下,熱浪漸退,湖南的夜晚開始蘇醒,街頭巷尾重新聚攏人氣,人聲鼎沸處,盡顯夜間消費的蓬勃活力。
夜幕降臨,湘西永順芙蓉鎮的燈光依次亮起,瀑布在光影裝飾下宛如銀練,土家吊腳樓群在夜幕中勾勒出錯落的天際線。街巷里,游客摩肩接踵,不少人身著民族服飾拍照留念,銀飾叮當聲與歡笑聲此起彼伏。
在瞿章勛經營的永順莓茶非遺工坊里,晚上九點到十點總是圍滿了人,游客們好奇地觀看炒茶師傅現場演示傳統制茶工藝,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而是愿意慢下來體驗。”瞿章勛告訴記者。
長沙望城的銅官窯國風樂園則以“超級夜場”模式成功吸引大量客流。“我們今年暑期首次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點,夜場票入園時間提前至下午4點,并推出了多檔王牌夜游項目。”銅官窯國風樂園首席品牌官潘杏瓊介紹,效果立竿見影——今年暑期入園人數同比增加45%,夜場票入園人數更同比增加56%。
當夜幕點亮三湘四水,創新的文化供給正成為湖南“夜經濟”的一抹亮色,多元業態在夜色中交織出“一城一韻”的人文厚度。
“直播間的朋友們,歡迎來打卡古街夜生活!”夜色深沉,湖南省新化縣向東街,網絡主播熱情推介街區特色。現場,游客踏著古樸青石板路漫步,體驗各式消費新業態帶來的煙火氣。
這條地處資江河畔的歷史街區,至今留存有弄堂、閣樓等歷史建筑200余處。“今年暑期,我們聚焦街區歷史特色推出‘夜游文化市集’‘活力山城直播’等活動,引入酒吧、茶館、樂隊演出等新業態,打造‘文化+消費’新場景。”街區運營單位、新化縣安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澍介紹。
梅山武術、新化山歌等非遺展演活動吸引游客圍觀,熱辣鮮香的三合湯、新化牛肉面等傳統美食引人駐足消費……業態新、人氣足、文化味兒濃,文旅深度融合,正釋放老街夜間消費新活力。數據顯示,暑期以來,向東街夜間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不少小商鋪夜間營業額破萬元。
湖南博物院也于今年暑期再度開放夜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每周二至周日延長開放至20:30,讓觀眾可避開高溫,暢享“博物館奇妙夜”。博物院還策劃了系列夜場活動,如專題講座、音樂會、集章打卡等。不少外地游客甚至拖著行李前來參觀,沉浸于這場“文化夜宴”。
長沙新消費研究院產業研究負責人黃偲表示,“夜經濟”正從傳統的餐飲購物向沉浸式、情感體驗型消費延伸。“緊扣這一消費新動向,湖南多地積極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持續提升夜間經濟的品質與能級。”
這一趨勢在婁底得到了生動體現。今年夏天,隨著“婁超”賽事熱烈啟幕,婁底創新推出“婁優優”票根經濟平臺,將觀賽熱情延伸至夜間消費場景。球迷通過掃描足球票根上的二維碼,即可享受覆蓋全市景區、酒店、運動場館、文化場所及餐飲等多種業態的專屬優惠。
婁底巧妙將賽事IP轉化為拉動夜間消費的“超級接口”,不僅點燃了城市的運動熱情,更激發了夜間經濟活力。濃厚的煙火氣中,集文化、體育、消費于一體的夜間新生態正在形成。(記者余春生、謝奔)
來源:新華社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