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世梁)2024年龍年伊始,漣源市古塘鄉大灣村梅山棕編非遺工坊迎來了香港的訂單,這幾天,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趕制“棕編龍”。
走進梅山棕編傳習所,梅山棕編非遺傳承人吳方才正在為工人們講解“棕編龍”的編織要領。“今年是龍年,我們大家一定要把龍的編織技術練好練精,今年的訂單會非常多”,吳方才一邊比劃著怎么編,一邊說著這批來自香港訂單的重要性。正在參與編織的當地脫貧戶劉建春欣喜地說:“現在我們的信心十足,干勁十足,要多編一些龍,多賺一點錢”?!斑@段時間我們天天在這里有事做,在家門口了能夠賺到錢,今年是龍年,希望我們的日子越編越精彩”大灣村婦女主任康會連說。
梅山棕編始于三國時期,明洪武年間落戶今漣源市古塘鄉,在梅山地區已經傳承了600多年,至今還流傳著“千棕萬桐永世不窮”的古訓,是中國漢民族民間藝術一絕。梅山棕編第18代傳人吳方才潛心鉆研出“中國龍”“東方神龍”“螳螂捕蟬”“五羊送?!钡劝儆喾N飛禽走獸系列棕編工藝品,屢獲國家發明專利與外觀設計專利獎,深受市場歡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可觀的經濟價值。
2021年,梅山棕編列入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22年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梅山棕編積極發展“非遺+扶貧”模式,與脫貧對象對接形成利益聯結合作雙贏機制,通過免費培訓,增強當地脫貧人口的就業技能,實現“扶志”與“扶智”的目標,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吳世梁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845/64/1346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