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失眠了?也許聽個音樂能解決

        來源:閩南日報 編輯:石成 2024-07-12 22:44:20
        —分享—

        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失眠的發生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入睡困難、睡著后容易醒、醒后難入睡,導致白天精力不佳。如此循環往復,折磨著不少人。

        想必大家嘗試了藥物、非藥物,西醫、中醫等各種手段。在尋求各種幫助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可以借助音樂來助眠。

        在《黃帝內經》中,早有記載“百病生于氣,止于音”,并提出“五音療疾”理論。五行音樂是中國的傳統養生音樂,五音特指宮、商、角、徵、羽。中醫崇尚“天人合一”“自然養生”,認為五行、五音與七情息息相關。

        五行音樂療法治療失眠主要是運用了音樂獨有的韻律、頻率、音壓等因素來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調節,通過使用音樂的聲波振動,來調節患者的情緒及負面心理,以此改善患者失眠癥狀,提高日常生活質量。

        中醫五行音樂療法,就是根據宮、商、角、徵、羽這五音表現為基礎,根據五臟的生理節律和特性,結合人體體質的五行分類,辨證施樂,從而達到促進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循環的正常協調。

        所以,在聽音樂前,我們得先了解自己是屬于哪一“行”,否則不僅可能沒有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從中醫的角度分析,導致失眠的原因可能來自心、肝、脾、肺、腎五大系統。簡單來說,歸納為以下“五行”:心不藏神則入睡困難,肝不藏魂則夢繞紛繁,脾不藏意則思緒煩擾,肺不藏魄則睡眠不深,腎不藏志則夜寐早醒。

        確定了自己屬于哪一種“行”,我們就可以根據癥狀來自行選擇五行音樂曲目。

        養肝音樂——角音,曲調親切爽朗,舒暢調達,具有“木”之特性。角音入肝,對肝系疾病的作用比較明顯。曲目有《胡笳十八拍》《大胡笳》《平沙落雁》《春風得意》《江南絲竹樂》《江南好》等。

        養心音樂——徵音,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徵音入心,對心系疾病的作用比較明顯。曲目為《紫竹調》《花好月圓》《喜洋洋》等。

        養脾音樂——宮音,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給人有如“土”般寬厚結實的感覺。宮音入脾,可調理脾胃功能。曲目有《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月兒高》《月光奏鳴曲》等。

        養肺音樂——商調,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肅勁嘹亮,具有“金”之特性。根據五音通五臟的理論,商音入肺,對肺系疾病的作用比較明顯。最佳曲目為《陽春白雪》《廣陵散》《走西口》《江河水》等。

        養腎音樂——羽調,風格清純,蒼涼柔潤,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羽音入腎,對腎系疾病的作用比較明顯。最佳樂曲為《梅花三弄》,此外還有《梁祝》《二泉映月》《漢宮秋月》《小夜曲》等。

        如果你正深受失眠的困擾,不妨試試五音療法,調勻呼吸,閉目養神,安靜聆聽音樂。可將音樂調節到最為舒適的音量,每次30分鐘,進行自我療愈。

        來源:閩南日報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