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藥品性質大不同,服藥時辰有講究

        來源:福建省立醫院、省衛健委醫政管理處 編輯:石成 2024-05-24 08:08:12
        —分享—

        在中國古代,《皇帝內經》《難經》《本草分經》《醫學指歸》《流注指微賦》等醫學專著中就有大量關于“子午流注”藥用理論的記載,比如食前服、食后服、食遠服、五更服、上午服、下午服、正午服、臨臥服和不拒時間服等。子午流注是指人體的經脈在一天中不同時辰有興有衰,有著各自的變化規律,運用“子午流注”擇時服藥,按時辰分臟腑經絡服藥法確可提高療效。

        現代研究表明人體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節律性變化,機體對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血中濃度、代謝和排泄等也具有晝夜節律性的變化。同一種藥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服用,其療效可能相差很大。選擇合適的時間服藥順應人體生物節律的變化,可充分調動人體積極的抗病因素,增強藥物療效,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還可幫助紊亂的人體節律恢復正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療。

        接下來就舉一些常見的例子,讓大家對“服藥時辰有講究”有個更深入的了解。

        一、適宜早晨服用的藥物:

        1.腎上腺皮質激素:因為人體內激素的分泌高峰一般出現在早晨7:00-8:00,清晨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等)可避免對人體激素分泌系統的反射性抑制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2.抗抑郁藥:“白天難熬、晚上輕松”,抑郁癥患者出現的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晨重暮輕”,是抑郁癥常見且明顯的癥狀之一。當抑郁癥患者出現這種癥狀時,清晨服用如氟西汀、帕羅西汀等藥物則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癥狀。

        3.降壓藥:大多數正常人的血壓在早上6:00-10:00出現一個血壓高峰,隨后逐漸下降,直到下午4:00-8:00,血壓會再次升高形成第二個高峰,此后又逐漸下降,直到夜里0:00-3:00血壓最低,這種早晚高、夜間低的血壓變化呈勺狀,稱為勺形血壓。勺型高血壓患者應用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纈沙坦、貝那普利等)應白天服用,不宜在睡前或夜間服用,避免血壓于夜間的睡眠中過低誘發缺血性腦卒中。

        4.抑制胃酸分泌藥:正常人體胃酸分泌呈現早晚節律性波動,早晨分泌多,夜間分泌的少。故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泮托拉唑、蘭索拉唑等則需早晨服用效果為佳。

        二、適宜餐前服用的藥物:

        1.胃黏膜保護藥: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等宜餐前半小時服用,藥物才可充分作用于胃壁,藥效最佳。

        2.促胃腸動力藥: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宜于餐前15-30分鐘服用,利于促進胃蠕動和食物排空。

        3.助消化藥:胰酶腸溶片一般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因為進食后,胃內會產生大量的胃酸,而胰酶腸溶片中三種酶在酸性環境下容易被破壞,從而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物療效。

        4.抗血栓藥:阿司匹林腸溶片建議在餐前15-30分鐘服用,是為了減少阿司匹林腸溶片在胃的停留時間,從而減少受到胃液的影響,使阿司匹林發揮更大的功效。

        5.促進胰島素分泌藥: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和羅格列酮等均宜餐前15-30分鐘服用,才可促進人體胰島分泌足量的胰島素,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三、適于餐中或進餐時服用的藥物:

        1.降血糖藥:阿卡波糖可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減慢,因此造成腸道葡萄糖的吸收減緩,從而緩解餐后高血糖,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一般主張在吃第一口飯時將藥片一起咀嚼,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2.保肝藥: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當中的主要成分為多烯磷脂酰膽堿、不飽和脂肪酸基以及油酸等成分,患者在服用時需要隨餐服用,并且需要整粒吞服,不能咀嚼,主要為了讓身體吸收更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抗痔瘡藥:地奧司明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輕微胃腸道反應、植物神經紊亂等,需要在進餐時服用,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4.抗心力衰竭藥:卡維地洛對充血性心衰者必須餐時服用,以減緩吸收,降低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四、適宜餐后服用的藥物:

        1.解熱鎮痛藥:包括阿司匹林(普通片)、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為減少對胃腸的刺激,大多數應于餐后服。

        2.維生素:口服后主要由小腸吸收,空腹服時藥物被迅速吸收進入血液,致使維生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增高,尚未被人體利用之前即經過腎臟通過尿道排出體外,使藥效明顯降低,故大多數應于餐后服。

        3.鎮咳藥: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其中含有鹽酸甲氧那明、那可丁、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其對胃腸道黏膜有一定刺激性,空腹用藥后易刺激胃部引起不適,所以本品應餐后服用為宜,以盡可能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避免引起胃部不適。

        4.利尿藥:氫氯噻嗪、螺內酯等藥物,建議在餐后半小時服用,餐后服用可以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減輕腹痛、惡心等不適。

        五、適宜睡前服用的藥物:

        1.催眠藥: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催眠藥宜睡前服用。

        2.平喘藥:哮喘多在凌晨發作,睡前半小時服用氨茶堿緩釋片、丙卡特羅、孟魯司特鈉等,止喘效果更好。

        3.調血脂藥: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宜睡前服用,由于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高峰期多在夜間,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療效。

        4.抗過敏藥: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賽庚啶、酮替芬等服后易出現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應,睡前服用較安全并有助于睡眠。

        5.鐵劑:多糖鐵復合物膠囊等鐵補充劑建議在晚上8:00左右服用,此時人體對鐵的吸收率高、療效最佳。

        6.鈣劑:骨骼對鈣的吸收力度在夜間最大,在臨睡前補充鈣劑,能為夜間的鈣代謝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加血液中鈣的濃度。

        其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藥品均有其最佳的服用時間。建議大家服藥前先仔細閱讀說明書或咨詢醫師、藥師,科學合理的選擇最佳服藥時間。


        來源:福建省立醫院、省衛健委醫政管理處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