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漣源市古塘鄉,公路旁邊關于人居環境整治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農戶門口干凈整潔,處處呈現出一幅秀美鄉村的新“畫卷”,這是該鄉黨委政府堅持鄉、村、組三級聯動推進環境整治的成果。
該鄉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具體目標、細化考評細則,以《婁底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條例》等指導性文件為依據,推進“一切工作到支部”與“環境綠、人居美”深度融合,打造黨建引領的“橋頭堡”。2022年,該鄉黨政聯席會議研究調度人居環境整治工作15次。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領頭雁”效應,16名駐村(社區)領導率先垂范、靠前指揮,帶領鄉機關、村(社區)“兩委”、駐村工作隊等706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進行“跟進式”動態專班服務,鼓勵黨員在人居環境整治中亮身份、展風采、爭先鋒,形成“干部帶頭干、黨員示范干、群眾一起干”三級整治模式,勠力同心共創最美古塘。整合村黨員、組長、退役軍人等基層力量,理清網格員職責,組建一支200余人的網格化專業管理隊伍,對全鄉53個網格全覆蓋,嚴格落實“包片負責”與“門前三包”制度,逐級壓實責任。
該鄉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秀美屋場建設、廁所革命、鄉村振興等,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2022年,完成危房改造22戶、秀美屋場3處、“五美庭院”69處、329戶新增改廁任務,投入18.5萬元,修繕重點排污渠2處。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開展各類愛衛創衛、文明創建、“文明大勸導,衛生大清掃”等志愿活動320余次,注冊并參與志愿者達5000余人次。全年開展村民月度衛生評比12余次,設置年度村級文明紅黑榜、鄉賢榜30余份。評選鄉鎮“衛生村”10個、“文明村”6個、“衛生戶”100余戶。探索推進“積分制”與“綠色銀行”,農戶自籌垃圾清運費達95%以上。深入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專項整治行動,拆除空心房266戶56104㎡,整治違規亂堆亂放現象300余處,清理牛皮癬200余處,制作綠皮圍擋600余米。
2022年,該鄉開展人居環境宣講活動120余場(次),其中《婁底市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條例》專題宣講屋場會45場次。線下通過入戶走訪等方式發放宣傳信息資料10800余份,制作大型公益廣告50余塊,懸掛宣傳標語100余條,設置垃圾分類亭16處。線上通過“牛山古韻”公眾號、微信客戶端等發布信息520余條。
為促進環境整治,該鄉分批次組織鄉、村干部和整建專干、保潔員、部分村小組長等開展觀摩學習,通過實走訪、賞實景、學經驗,詳細了解各村的總體思路、亮點打造、村規民約等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主動對標照鏡子找差距。同時,引導向兄弟鄉鎮、村組取經,實現信息共享、經驗共通、做法共鑒。堅持打造“古仙界村—破石村—新城社區—申家村”這一示范線路,創新示范模式,形成整治攻堅“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2022年,組織開展觀摩學習8場(次)200余人(次)。
該鄉還成立了由鄉紀委牽頭,聯合鄉人居環境整治辦、文明辦和鄉村振興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專項督促組,按照上級要求,對照整治標準、整治成效、問題整改等進行實時監督、反饋,即時發現、即時整改,查漏補缺。同時,對照上級督查和本鄉自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建立問題整改責任清單,按照“定責、定人、定時”的方法,切實將責任落實到人,增強整治行動執行力。引導各村(社區)通過“舉一反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由點及面推動解決普遍性、區域性問題123個,真正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同統籌、共推進。(通訊員 成廣南)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成廣南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747/51/1245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