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習近平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高校發力,達“先發制人”。要真正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走穩高質量發展軌道,在部分領域先發制人,就必須深刻意識到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關鍵性。高校作為高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要不斷培養人才的主體意識,遵循教育規律和因材施教原則,把人才培養作為高校的第一責任,精心謀劃,科學安排,讓成千上萬的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學校與教師要充分發揮賦能與引領的職責,實行人性化、個性化的管理模式,營造適合拔尖人才成長的氛圍,不斷筑牢人才思想之基、精神之基,為建設基礎研究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企業助力,成“后發先至”。企業作為對市場需求和動向最為敏感,最能找準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基礎研究方向的平臺,對于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要培養基礎研究人才,就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力量,立足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大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科學的選才用才機制。遵循“以人為本,以人才為核心”的發展理念,通過深度素質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等措施,讓基礎研究人才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提升,讓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到“后發先至”。
“十年不鳴”,助“厚積薄發”。基礎研究要想走到世界前沿,必須營造和建立一個尊重科學、崇尚創新、包容理解的社會氛圍。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須知,基礎研究人才是稀缺資源,也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核心推動力之一。不是每個行業、領域的人才都能做到“短平快”產出,對科研工作者要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我們要“主動靠前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松綁減負、加油鼓勁”,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人才力量。(通訊員 劉江)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江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746/61/1236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