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人大評議助推市自然資源局便企“加速度”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旭 李芳平 陽自立 編輯:石成 2023-06-14 15:48:43
        —分享—

        2.png

        近日,漣源市自然資源局派駐市政務中心首席代表李芳平收到一條提醒信息,打開一看,是該局窗口工作人員李豐濤傳來的“橋頭河鎮農副產品深加工幫扶車間建設項目”的受理意見。李芳平立即通過OA系統審查相關受理資料,寫下“同意受理,請按程序報批”。

        很快,處理意見逐一上傳,核對無誤后,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謝輝明簽下處理意見:同意依規辦理。

        當天下午,系統自動生成一份《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接到通知的項目負責人——湖南啟福年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賀鐵綿來到漣源市政務中心,領取了證書。

        “工作效率值得點贊!沒想到提交登記材料,三天就辦好了。”賀鐵綿感嘆道。

        強化人大監督,優化營商環境

        工程建設中最令人頭疼的莫過于審批繁瑣,因為涉及審批部門多、環節多、耗時長,尤其是申報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一直以來都是優化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營商環境的“痛點”。2022年,在市人大常委會評議市自然資源局工作時,評議組將行政審批作為評議調查的重點內容之一。

        評議組深入企業,走訪群眾,聽取意見,掌握了在用地審批和工程規劃許可等方面的真實情況;到政務中心收集辦事指南資料,觀察窗口辦理流程,感受服務質量,與政務中心工作人員交流研判如何規范審批事項。今年2月,市人大常委會對市自然資源局交辦審議意見,要求“全面規范審批事項,優化營商環境”,在理順機制、優化流程、精簡材料、提高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改進意見。

        精心組織謀劃,創新審批模式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支持監督下,市自然資源局當機立斷,投入資金40萬元,聘請專業技術公司,啟用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審批流程,按“內轉外不轉、封閉運行,100%線上辦理”的原則,建立“行政審批服務股統一受理、各業務股室主動提供線下外業核查服務、全面實現線上聯合審批”的高效審批流程。

        “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倒逼問題解決,把群眾跑路的‘外循環’轉變為部門流轉的‘內循環’,這是我們內部優化的初衷。”謝輝明介紹,用上政務自動化辦公系統后,所有審批流程實現了自動化、無紙化、一體化。不管是在下鄉,還是在開會、出差,只要系統上接收到審批件,他就會收到提醒通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進行處理。

        該系統已于5月7日試運行,2個審批事項已從15個工作日縮減至1-2個工作日,一個審批事項已縮減至5個工作日。所有資料一目了然、審核過程有跡可循,方便、快捷的同時,有效實現了公開透明與規范操作,解決了緩作為、不作為、亂作為行為。

        5月25日下午,辦理抵押業務人和漣源農村商業銀行現場提交“繼承轉移登記+抵押權變更登記”合并辦理申請資料后,一個小時內辦結房產過戶和抵押變更手續,當場領取了不動產權證和抵押登記證明,標志著我市首筆“帶押過戶”登記業務在漣源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正式辦結,為全省第二例。

        共同持續發力,突出改革引領

        人大常委會致力做好評議整改的“后半篇文章”,評議組持續跟進,與市自然資源局協同發力,達到了“1+1>2”的效果。共商內部流轉機制,探討無縫對接流程,確保辦理環節不脫節、不延誤,切實把優化辦理流程措施落到實處;清理審批事項,精簡報批資料,堅決將不必要事項予以清理;推出一次性告知明白卡,將審批事項和資料準備明明白白告知申請人;從用途管制、建設工程規劃等股室抽選精干力量進駐政務中心,將事項、權限、人員集中進駐。

        三個月來,市自然資源局“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一個窗口辦結”的便民利企取得突破,表現不俗,真正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內部流轉機制順暢,股室之間對接平穩,從根本上杜絕了當事人在政務中心和局機關兩頭跑的現象。通過信息共享整合業務辦理流程,綜合收件窗口統一收取材料,實現“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表審核、一站服務、一并過戶”。

        這是漣源市人大常委會評議市自然資源局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一個縮影,是推行政務電子辦公系統上線運行后,最先享受到的政策利好。伴隨行政效能革命再升級,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效率的提速、服務的提質,“數字化、一體化、人性化”的服務品質已然深入人心。(通訊員  李旭 李芳平 陽自立)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旭 李芳平 陽自立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www.gzsmaoli.com.cn/content/646740/58/12757223.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