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我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黨的建設回眸

市委常委會召開“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
五年來的漣源大地,改革深入、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成就。五年來,在市委正確領導下,我市始終以“狠抓黨建促發展”為指導思想,用發展的思路統一認識,用發展的目標凝聚人心,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最大政績,抓隊伍、強班子、打基礎、聚人才,全面從嚴治黨邁出堅實步伐,為我市實現“加速轉型,奮力趕超”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固本培元、強筋壯骨,緊緊扭住夯實基層基礎這個“牛鼻子”,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在基層一線深耕厚植
思想建黨取得新成效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深入推進52個專項整治項目,整治“四風”問題成效明顯:會議減少33%,文件減少29%;全市“三公”經費同比減少716.7萬元;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金額280.7萬元。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深入開展“一進二訪”活動和精準扶貧工作,采取“543”模式帶動各級干部結對認親30021對,投入幫扶資金2900多萬元,幫助解決具體問題2568個。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我是黨員”主題教育,該做法已在湖南日報、婁底日報等媒體上刊發,贏得社會廣泛好評。
基層組織建設激發新活力
建章立制,約束硬起來。一是著力制度完善。對農村黨組織主要完善“三會一課”、“雙述雙評”等八項制度。二是推進制度創新。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數項基層黨建相關制度,如《村定補干部管理辦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和使用辦法》等。三是確保制度效果。市委組織部統一印制便民服務、組織生活、村民議事、“四議兩公開”四種記錄本下發至1861個基層黨組織,并督促基層黨委每季針對制度執行情況開展一次督查,列出問題清單,抓好制度執行問題的整改落實,確保制度落實地生根。
完善陣地,功能實起來。通過持續努力,市鄉村三級累計投入近2億多元,實現了908個行政村的村級活動場所全覆蓋;投入2600多萬元改造升級18個城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提高到400平方米;采取以獎代投方式推動20個鄉鎮辦事處機關和47個群眾工作站“五小”設施全部提質升級,把關心基層的各項要求體現在細微處、落實在行動中。
建強班子,責任擔起來。一是選優訓強。206名思想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的黨員在換屆時選配擔任村兩委負責人;實施“領頭雁”工程,共輪訓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3632人次。二是管理到位。從嚴查處違法違紀村社區干部。三是開展整頓。2014年以來,針對251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開展集中整頓。
規范事務,民心聚起來。一是持續加大保障力度。5年共投入村級組織運轉經費3億多元,從2012年村均6萬元提高到目前村均8萬元,2015起分別拿出270多萬元和110多萬元為村定補干部購買養老保險和小額團體保險。同時,為鄉鎮配齊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和3名專職黨務工作者,為基層黨建提供人員和智力保障。二是深化群眾工作組工作。每年抽調精干人員組成950個群眾工作組,每月固定3天時間進村集中工作,共發放《便民聯系卡》35.8萬張,走訪群眾15.5萬戶,收集群眾意見建議5550多條,排查矛盾糾紛8800多個,解決實際問題5850多個。三是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構建社區服務“紅色網格”,實行精細化管理。推動機關5220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開展志愿服務,為居民群眾辦好事實事1800余件。四是深化村級財務管理。共完成223個重點信訪村的財務清理,查處違紀金額254.5萬元,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村干部54人,從根本上化解了基層信訪難題,維護了基層穩定與發展。

市委書記謝學龍(右二)在楊市鎮龍凼村調研黨建工作
黨員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
嚴控數量,把好入口。堅持政治標準,嚴格要求,規范程序,防止“帶病入黨”,2013年以來共新發展黨員1786人,數量得到嚴格控制。
加強管理,亮出身份。率先在我市龍塘鎮試點“農村黨員掛牌管理”,實行積分制星級制度,在黨員家庭門楣掛出崗位牌,亮出星級。
從嚴處置,暢通出口。在2015年黨員隊伍秋冬季集中整治中,全市一共評議處置不合格黨員559名。《黨建研究參考資料》對我市的做法進行了著重推介。
弘揚先進,凸顯關愛。五年來市一級共計評比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489個,優秀共產黨員497人,優秀黨務工作者236人。市、鄉兩級普遍建立黨內關懷幫扶專項資金,五年全市幫扶資金總規模達到400多萬元,實現了慰問幫扶從臨時性活動向制度化安排轉變。
黨建述職評議步入新常態
簽字背書,全面承諾踐諾。將創建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市活動措施9個方面細化為29大項、108小項具體內容,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揭短亮丑,抓實述職年考。2015年述職現場共查找出問題65個,征求到意見建議103條;目前,65個突出問題已立行立改到位。
從細處查,力求考實評準。采取正向指標與負面清單相結合的方式細化考核內容,正向指標包括人財物投入、特色工作等共40小項;負面清單包括違規發展黨員、群眾性事件等5項指標。
列出清單,嚴格問責問效。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堅持把問責的內容、事項、主體、程序、方式制度化、程序化,真正讓黨建工作述職成為“硬杠杠”。

市委副書記、市長宋建明(右三)在石馬山鎮雷鋒村了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情況
嚴實相濟、管養結合,緊緊抓住干部管理這個“定盤星”,不斷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在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堅持標準、任人唯賢,樹立了鮮明的用人導向
我市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好干部”標準,樹立了以德為先、群眾公認、崇尚實干、重視基層的選人用人導向。干部任用前重視對政治品德、廉潔情況、群眾公認的考察。在領導崗位出現空缺時,優先考慮基層工作的同志,認真落實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已批準晉升職務與職級871人;在鄉鎮設置主任科員和副主任科員,讓鄉鎮干部在政治上有盼頭、有奔頭。把工作實績作為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依法依規、公正公開,干部選任程序嚴格規范
在干部選拔任用中,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公務員法》及“四項監督制度”的要求,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履行程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呈報和初始提名程序,堅持深入考察和廣泛征求意見,堅持集體討論和票決,堅持任前公示、試用期制和干部任用全程記實制度。近五年共公示703人,共有335名干部實行試用。
創新機制、嚴格獎懲,領導班子和干部績效考核更加科學
市委通過深入調研,制訂了科學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并在實施中不斷予以完善。強化以發展識人,憑實績論英雄的工作導向。對被考核單位和領導班子實行分層分類,橫比看位次,縱比看變化,增強了考核的針對性和可比性。通過上下互評、左右互評、內外互評,實現了評估由單向向多維、封閉向開放的轉變。通過全面量化考核,對全市正科以上市管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進行排名并評定等次,考核結果通報全市。
著眼長遠、備用結合,年輕干部培養卓有成效
市委先后出臺了《關于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雙向掛職鍛煉的實施意見》、《選派干部駐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掛職鍛煉辦法》、《關于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企業開展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一大批年輕干部在重點項目、在企業、在基層、在急難險重崗位得到了鍛煉。大力開展爭創“獅子型”團隊和“獅子型”干部活動,全市涌現出了一大批凝聚力戰斗力強、執行能力突出、工作實績顯著的“獅子型”團隊和一大批敢于擔當負責、做事雷厲風行、勇于攻堅克難、為人公道正派的“獅子型”干部。我市連續6年作為湖南省省直機關公務員鍛煉基地, 118名省直公務員先后到我市掛職鍛煉。湖南日報以《漣源成為新進公務員成長沃土》為題進行了專題報道。
進一步強化干部監督工作
立足長遠,用制度鞏固干部監督成果。進一步完善了《漣源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方法》,加大干部績效考核力度。推行干部選拔任用全程記實制度和全委會、常委會票決干部制度。五年來,共全程記實登記416人,部門聯審28批次。開展干部監督相關政策文件宣講和專題培訓,共培訓8期936人次。進一步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出臺《漣源市領導干部任期審查審計工作流程》等規范性文件,堅持“三年一審,凡離必審”制度,及時把審查審計結果轉化為組織措施,作為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據。
未雨綢繆,下好換屆風氣監督“先手棋”。為營造風清氣正換屆環境,我市超前謀劃,精心部署,廣泛宣傳換屆工作的有關政策規定和紀律要求,發放換屆紀律宣傳圖片6000多張、卡片25000多張,發放換屆紀律有關文件、書籍1200余冊。同時,加大了監督查處力度,成立了換屆工作督查小組,加強對換屆工作全程督查,選聘30名換屆風氣監督員,設立專項舉報電話和舉報箱,安排專人負責,及時受理換屆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
干部教育有力推進
抓好了中央、省委、婁底市委的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的貫徹落實,積極推進了新一輪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提升了干部的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市委副書記康昊寧(左三)為藍田街道龍湖村基層黨員上黨課
科學規劃、輸造并重,緊緊扣住人才工作這個“助推器”,不斷推進聚才引智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動力
建章立制,構建了黨管人才新格局
正式頒布了《漣源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描繪了我市加強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十年宏偉藍圖。成立由市委專職副書記任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基本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
多管齊下,統籌做好人才工作
制定《漣源市引進機關事業單位緊缺人才暫行辦法(試行)》,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工程,第一輪引進7名碩士研究生,初步解決了單位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開展了“漣源市第一屆突出貢獻人才評選活動”,評選出了10名突出貢獻人才和17名優秀人才;積極開展婁底市“扎根農村基層優秀人才”和“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優秀人才”推薦活動,我市9人獲得殊榮;制定了《漣源市委市政府領導聯系科技專家制度》。18名市級領導干部“一對一”聯系18名專家人才,及時掌握聯系人才的思想動向和工作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確保人才經費保障;分兩批選派優秀企業經管人才到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培訓了80人次,造就了一批“創二代”優秀企業人才。
認識,在黨旗下深化;思想,在黨旗下統一;力量,在黨旗下凝聚;號角,在黨旗下吹響;行動,在黨旗下跟進;成果,在黨旗下閃耀。回首過去五年黨建工作歷程,跳動的是一個個優美的音符,奏響的是一曲曲華美的樂章。從嚴從實抓黨建,馳而不息反“四風”,全市黨建工作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正以堅實有力的步伐,昂首闊步邁向波瀾壯闊的明天。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劉樂根 楊衛星 劉勇博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