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和雞蛋是人們最熟悉不過的事物,生活中有許多名人喜歡拿它們打比方,他們的話語機智俏皮,令人拍案叫絕。
錢鐘書最怕被宣傳,更不愿意在報刊上露臉。有一次,一位英國女記者拜讀了錢鐘書的英文版《圍城》后,被他的語言所折服,想去采訪錢鐘書。她打了很多次電話,終于找到了錢鐘書。她想見錢鐘書,錢鐘書卻執意謝絕,在電話中,錢鐘書對她說:小姐,你吃了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去認識那只下蛋的雞呢?
黃永玉在香港舉辦八十畫展其間,有位記者采訪他:“回首八十年,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黃永玉回答說:“一只母雞生了蛋,你問母雞,它生下的第一個蛋和第三個蛋好在哪里?母雞會告訴你嗎?我的作品雖然像母雞下的蛋,但我和母雞有不同之處啊!”記者緊接著問:“有什么不同?”黃永玉笑著回答:“母雞下了蛋總要叫幾聲,而我不會叫!”
有記者曾問莫言怎樣看待小說家與評論家的關系,莫言笑笑說:“我想,小說家就是一些這樣那樣的母雞,小說就是這些母雞下出來的蛋。母雞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將要下什么蛋,蛋下出來了才知道是軟皮蛋還是雙黃蛋。雞蛋評論家對雞蛋這樣那樣的分析研究,甚至進一步研究母雞,研究母雞的飲食構成,研究雞舍的光線溫度,然后總結出一個軟皮蛋運動,或者雙黃蛋思潮,這一切和母雞沒有什么關系。”
英國著名偵探小說家、《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爾當雜志編輯時,每天要處理大批退稿。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說:“您退回我的小說,但我知道您并沒有把小說讀完,因為我故意把幾頁稿紙粘在一起,而退回來后,那幾頁并沒有被拆開。您這樣做是很不好的。”柯南·道爾回信說:“如果您用早餐時盤子里放著一只壞雞蛋,您大可不必把它吃完再證明‘雞蛋變味了’。”
錢鐘書、黃永玉、莫言、柯南·道爾不愧為名家,他們的比喻看似順手拈來,實則機智巧妙,閃耀著思想、智慧的光芒,既給人以哲理上的啟迪,又給人以藝術的美感,堪稱經典。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劉春平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