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拼將熱血寫春秋

        編輯:石成 2015-09-18 08:52:27
        —分享—

          是雄鷹,就應該抗擊風雨翱翔藍天。

          是大雁,就應該領頭排隊飛越高山。

          這是肖三軍的人生追求。這位退伍老兵,從1993年至今,已在運管系統工作了整整二十四個年頭。二十四個春夏秋冬,一路走來,留給他的不僅是感觸滿懷,更有對運管工作的深深眷念與無限深情。

          挺立潮頭唱大風

          1992年,肖三軍由于在部隊里練就的爆破施工的絕活,市交委領導抽調他到深圳負責工程施工,并給予了較高的經濟待遇,兩年后,由于工作需要,肖三軍回到了漣源,扎根橋頭河運管所,一干就是五年。當時許多人笑他傻,他卻淡淡地說:“人各有志,我喜愛的就是干運管,吃點虧受點累又算得了什么。”

          在運管系統,肖三軍“拼命三郎”的外號是出了名的,1997年,他被組織上提拔為橋頭河運管所副所長,憑著一腔熱情和一股子鉆勁,肖三軍著眼文明執法,從塑造運管隊員良好形象出發,身先士卒,協助所長把一個全市聞名的“落后所”“后進所”硬是打造成運管系統的先進所、標兵所。

          1999年元月,肖三軍又一次被組織委以重任,交管所的各項工作都壓到了他肩上。針對行業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他大膽提出了“源頭管理”的全新思路并著手實施。2000年初,他組織轄區內7條客運線路成立了車隊,并指導、幫助各車隊制訂了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實行了以交管所為主查處亂線經營行為,以車隊為主統一繳納交通規費、辦理營運證件的客運管理新模式。當年下半年,他又指導增橋客運線路成立了增加客運有限公司,實行了“統一調度車輛、統一票價標準、統一辦理收費、統一收益分配”的股份合作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社會客運車輛走出困境探索了一條成功之道。

          “源頭管理”方法的推出,開辟了行業管理工作方法的創新。運管也由收費型向管理型轉變、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新思路,贏得了廣大經營戶的信賴和支持。橋頭河交管所年年出色完成各項征費和管理工作任務,從而迅速成為了婁底市行業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幟。從1999年起,該所連續3次被評為婁底市運管“明星交管所”;連續三次被省交通廳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從一名普通的運管隊員到市運管局局長,肖三軍先后榮立三等功六次,湖南省青工委授予了他“省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榮獲第四屆“湖南省優秀青年衛士”稱號,被省公路運輸局授予“省道路運輸管理系統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稱號,被婁底市評為“十佳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十佳青年衛士”,榮獲漣源市“十大優秀新聞人物”……面對組織和人民給予的諸多榮譽和人們的贊揚,這個平素里直來直往的漢子總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是我該做的,我做得還不夠……”

          甘灑熱血鑄忠誠

          肖三軍作為一名運管干部,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了同行的稱贊;同時肖三軍又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甚至甘愿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的愛民壯舉,在橋頭河鎮乃至漣源、婁底都有口皆碑。

          1999年3月16日,肖三軍途經漣源市龍塘鄉蛇形村時遇到一山林起火,他第一個達到火災現場,帶領7名運管人員勇撲山火,當400畝成材林保存下來時,肖三軍卻因勞累過度和嚴重缺氧而昏倒在火災現場。2002年7月16日凌晨,橋頭河電站一出租門面因硝藥爆炸而引發大火。肖三軍聞訊后,立即率其他運管隊員飛赴火場救火。他第一個抱著滅火器沖進火海。當時,有好心人告知肖三軍,里面有兩個液化氣鋼瓶,隨時都可能爆炸。肖三軍只說了聲“顧不得了”,便一直堅持把大火撲滅才下戰場。當地群眾見此情景,許多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2003年的5月30日,橋頭河鎮中原路一摩托車修理店內發生火災,又是肖三軍冒著店內300多公斤機油、4臺灌滿了汽油的摩托車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率領運管人員首當其沖,打開卷閘門與火魔展開殊死搏斗,二樓通紅的下墜物砸在他肩上、手上,致使自己多處受傷。好運管的英勇事跡在老百姓中廣為傳頌,漣源、婁底及《湖南日報》、《中國交通報》等多家媒體也及時給予了宣傳報道。時年3月,肖三軍榮獲婁底市“見義勇為”一等獎,并出席全省交通運政工作大會做典型發言。

          平凡的日子總記載著他在運管工作的點點滴滴,2012年那個炎熱的夏天,正值我市創文創衛的高峰,肖三軍作為局里的副職負責兩創工作,而湘運漣源車站作為道路運輸行業的一塊,被多次點名通報,絕不能讓這個“窗口”影響了漣源的大局。肖三軍暗暗下了決心,帶領局“兩創辦”的工作人員,冒著酷暑整天撲在車站,親自督戰,在臨檢的前兩天,還剩下一個臭水溝的問題沒有解決,而漣源又沒有鋼制下水道的蓋板,經過多方聯系,肖三軍從雙峰運管部門了解到雙峰一鄉鎮有這種蓋板出售,此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鐘,事不宜遲,他借來一輛皮卡車,帶上一名同志連夜趕往雙峰,第二天凌晨,帶著滿身的疲憊,終于將這批下水道的蓋板拖到了車站。

          今年4月28日,肖三軍接到市應急辦的電話,長韶婁高速渡頭塘路段有一輛液化氣的貨車發生側翻,險情就是命令,當肖三軍和他的同事到達現場時,被眼前的情形驚呆了。貨車側翻在路旁,液化氣罐滾落一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液化氣味,隨時都有起火爆炸的危險。現場危急,容不下一絲猶豫,肖三軍大喊一聲:“跟我來。”他立刻組織人員進行警戒,現場封鎖進行轉運,親自搬運,零晨三點多才清理現場,解除險情。

          浩然正氣憾人心

          在原則面前,從不退讓;在邪氣面前,從不屈服,這也是肖三軍又一特征。因而老百姓常說,肖局長的身上時常洋溢著一股正氣。

          肖三軍因行政執法工作敢于“得罪”領導和朋友的事早已名聲在外。一車主在非法經營道路運輸的情況下車被暫扣,他非常“聰明”地請來了肖局長的舅舅,試圖求個僥幸,殊不知肖三軍的舅舅還沒進辦公室的門就被他一句“舅舅,有私事就直接到我家談”把舅舅拒之門外,舅舅只好訕訕走開。直到今天,舅舅再也沒登過他家門。

          2014年8月,肖三軍經過群眾推薦,組織考察被任命為運管局局長,身份變了、地位變了,但他那顆執著倔強的心沒有變,一客運企業老板因事上門找肖三軍,在會談過程中順勢將一個鼓鼓的紅包塞到了抽屜里,肖三軍頓時火了”企業有困難,只要不違反政策,我一定會幫,但違反原則的事,我幫不了”,那位企業老板拿著紅包灰溜溜的走了。

          情系群眾報春暉

          “肖局長講情義。”認識他的同事朋友都這么說。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共產黨員,肖三軍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最顯著的一點是,他喜歡結交“窮親戚”。

          提及肖三軍,湄江鎮一對夫婦猶為動情。這對夫婦因1999年被執法扣車引發不斷上訪,歷時十多年,歷經五位局長,雖經信訪局多次組織協調,并做出了處理意見,但這對夫婦不服,多次找時任市委書記的曾益民同志反映情況。肖三軍了解情況后,決定親自上門做工作。從最初的對方不理不睬,到后來的雙方言笑晏晏,肖三軍硬是憑著一腔真誠,先后十余次上門,打動了這對夫婦的心,解開了這個十多年的“鐵疙瘩”。最終,這件十余年的信訪老案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2014年底,市機電設備及工業材料物流園的劉總找到肖三軍,企業發展正面臨困難,希望得到交通部門的支持與扶持,在全面了解情況后,肖三軍一面積極地向市里領導匯報,一面帶著劉總到市里、省里匯報,爭取上級的支持,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幾個月的時間,終于為這個物流園的建設迎來了曙光。2015年6月,省市交通部門的領導到漣源實地考察了該物流園向綜合物流轉型建設的工作,同意將該項目列入“十三五”交通建設的重點扶持項目,物流園的劉總感動的說:“肖局為了我們的這個項目,沒吃過我們一頓飯,抽過我們一支煙,真的是為我們企業的發展雪中送炭”。

          今年初,湘中公司一臺車號為湘ky3663的中巴車車主在下班回家吃飯的路上車輛側翻,車主當場死亡,而該車的合伙人劉國飛是個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肖三軍組織道路運輸協會的同志,為這個困難家庭及時送上了2000元的慰問金。

          家鄉的山美、家鄉的水甜,作為三甲這方水土養育出來的子弟,肖三軍對家鄉的一切都抱著深厚的感情。今年6月,三甲鄉落馬村一組村民肖映祥家的房子屋后山土塌方,一棟二層磚混結構的房子夷為平地,當時在家的70多歲的肖映祥夫婦帶著兩個小孫子在家里,肖映祥腳骨折,老太太頭部受傷,孫女重傷,無疑給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肖三軍了解到情況后,及時伸出了援手,捐助2000元……

          真實的漢子,真誠的胸懷,在肖三軍的帶領下,全局一班人心齊氣順,漣源運管在2014年度的評比中,再次獲得婁底市道路運輸系統目標管理一等獎,流淌的是時光,記錄的是歷史。肖三軍在秀美的漣水河畔,寫下的是一曲奮斗與奉獻的樂章,他的事跡,將在湘中大地芬芳綿長,傳遍八方。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