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不倦 影響1000顆濃縮愛心
愛心:劉湘平屬于工薪階層,卻長期資助3位孤兒、組織志愿者活動、幫助社會弱勢群體要花費近一半!17年來,在他率領下的志愿者共捐助過上百名家庭貧困學生、孤兒,千名孤寡老人。據慈善部門的粗略統計,劉湘平及其帶領的志愿者服務隊對社會的捐款總額近100萬元,物資無法統計。
孝心:2011年5月為了救治貧困口腔癌岳父,劉湘平不放棄最后一絲希望,高息借款16萬做手術!一年后他岳父病逝,劉湘平悲痛欲絕,自責平時關心不夠,沒有早覺察病情;為了同時救治患鼻咽癌的母親,他在省腫瘤醫院端水喂藥送飯日夜服侍半年多,竟然把母親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為了維持母親每月昂貴的藥費、為了治療嚴重白內障、風濕病的父親,他身兼6職。日夜操勞!
誠心:辛苦建立起來的千余人的志愿者隊伍,劉湘平認為自己必須起好帶頭作用,捐助錢物必須比人多,組織活動必須比人勤。他也確實這樣做了,志愿者們看在眼里,服在心底。他為人和善,總以吃虧是福為信仰,從不與人爭吵紅臉,處事謹慎,他帶領的千人志愿者團隊團結互助、友愛和睦親如一家人!
苦心:這幾年來,劉湘平一個人負責報刊發行,征訂,網絡公司的照看,慶典公司的打理,一千多人的志愿者隊伍管理組織,一個幾近失明的父親一個鼻咽癌癥晚期的母親需要照顧。因為需要錢,他太苦太累了,但是他自笑是生活最充實的人,雖苦但很快樂。
善良本性:菩薩心腸熱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劉湘平自小家境貧困,家族世代務農,卻一直成績優異;特別懂事,讀初中時就利用寒暑假幫人挑磚做零工掙學費、補貼家用。讀中專時曾因交不起學費被迫輟學,未能實現大學夢是他心頭最大的痛,“絕不能讓貧窮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1998年春節,在長沙靠建筑工地做零工一年的劉湘平回到湖南漣源市的老家探望父母。他一聽說同村有個考上大學的孩子無錢交學費,便將自己準備孝敬父母的1000元錢送給了那個孩子,讓全村人贊嘆。那一刻,劉湘平真切地感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小時候家里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但家門口出現乞丐,母親總會送上一碗飯菜。”劉湘平說,父母的言傳身教,在他心里播下了善的種子;而走上行善之路的劉湘平,就再也止不住前行的腳步。
1999年,劉湘平與妻子在漣源城區一條小巷子里開了一家小醫藥店,一直以誠信為本薄利經營,等遇到特困病人求醫購藥時,夫妻倆上百次免除了病人醫藥費甚至還要贈送給病人一些營養品。2005年中秋節回家聽說龍塘鎮株梅村特困小山村修路急差錢,施工方停工,劉湘平急忙跑回家與妻子商量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12000元,并連夜找到施工老板家中,好說歹說并做擔保才讓公路勝利竣工,幫助家鄉通了1.2公里的水泥致富路。這筆錢,幾乎是他所有的存款。株梅村村委會主任劉龍民說:“建學校、修路、修敬老院,這些年,劉湘平為家鄉做的好事太多太多了…….
助人為樂:身邊的弱勢人員見一個幫一個
逢年過節送溫暖,早成為劉湘平的習慣:給福利院的老人們送去輪椅和生活物品;給孩子們送去玩具和學習用品。對需要幫助的人,劉湘平總是“有求必應”。2006年,漣源市安平鎮新萬村的吳秀蘭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3個幾歲大的孩子都是重病,50多歲的丈夫中晚年得子一直靠打點零工維持一家生計,偏在此時自己又被診斷出尿毒癥晚期,每個星期只靠血液透析來勉強維持生命,在籌不到換腎手術費,吳秀蘭留下遺書準備一死了之。沒想到新萬小學的教導主任吳新文聯系到當時做新聞通訊工作的劉湘平,劉湘平先后5次來到吳秀蘭家,送上自己的濃濃愛心,并且趕寫了一篇題為“救救湘中苦命一家子”的稿子發表在各大媒體上,號召全社會都來關注這一家人。劉湘平熱愛寫作,靠豐厚的文字功底被多家媒體聘為特約記者、通訊員,長篇通訊稿《烈火鑄英魂》上湖南日報頭版頭條,為此政府追記漣源市茅塘鎮64歲的共產黨員劉楚朝為烈士!2008年在3次調查后,他為96歲貧困老地下黨員吳運昌向有關部門建言:吁請有關領導、相關單位予以重視,根據相關政策,落實老人離休待遇,讓垂暮老人安度晚年。此篇報道一出引起相關部門的大力關注并很快落實老人待遇。此等例子數不勝數,劉湘平時刻在為身邊的弱勢群體鼓與呼!
當見到農村廣大中老年人看不起病、買不起藥、治病難,劉湘平積極聯絡漣源市人民醫院、民盟醫院、煤炭醫院、陽光醫院每月進行一次下鄉義診,為特困山區農民送醫送藥,受助群眾近10萬人,發放藥品50萬元。2012年,劉湘平積極勸說并發動滬昆高鐵第三項目部,上10次爭取到邵元龍總經理的大力支持,用于白馬鎮中心小學基礎設施建設30萬元,資助白馬特困弱勢20萬元。2014年至今發動廣東獅子會、廣東東莞志愿者協會三次來漣源助學,資助特困學生150人,發放學習用品上10萬元,定向資助三甲銅盆小學、珠梅小學、珠梅中學、古塘中學120名品學兼優特困學生至大學畢業。2014年12月,連續一周發動志愿者并通過媒體宣傳,為斗笠山重大燒傷幼兒劉萌俊募捐醫療費用80多萬元,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為了把愛心傳播得更遠更大,為了社會弱勢得到更多的幫助,他苦口婆心聯系了漣源天和食品、信譽裝飾、大漢房地產、漣水名珠、民盟醫院、五鑫電器等企業,不定期開展愛心活動,來幫助急需要幫助的人。
以身作則:大力發展身邊的志愿者
2008年開始,劉湘平以心換心,以誠待人,他通過網絡平臺組建了漣源網友愛心志愿者服務隊。隊伍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摸索變規劃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已團結并凝聚了各行各業近2000社會青年。到目前為止,先后開展了特困家庭送溫暖36次、關愛孤寡老人500人、資助孤兒25位、春蕾行動5次、希望工程2處、義務植樹8次、無償獻血3次、保護母親河3次、交通勸導6次、特困群眾義診12次。7年時間里,志愿者自發募集善款發放89萬余元、發動社會愛心人士捐款160余萬元、發放捐助物資價值120多萬元、組織愛心活動90次。他們積極服務社會,默默無聞。每次志愿者活動,劉湘平都要比別人捐得多,事要比別人做得多,苦與委屈也是最多的。他待每位志愿者如親兄弟姐妹,他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了所有志愿者,大家都愿意跟他干。
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績。在漣源網絡平臺流傳一句話“沒有劉湘平,漣源就沒有這么多弱勢受資助,也就沒這么多年青志愿者凝聚一心,為漣源創建文明城市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工,據志愿者公布的財物數據統計:劉湘平7年來為社會弱勢捐款近20萬元,物資價值近10萬元。他舍小家顧大家,積極踐實著志愿者精神!
他妻子陳立說:“對任何人都大方,惟獨對自己一毛不拔,因欠了10萬元的帳,已經2年沒買個鞋子衣服了,胸前腰后腿上3個雞蛋黃大的腫瘤至今沒有手術”。
堅持不懈,再苦再累也要把愛傳遞下去
到目前為止,劉湘平仍然租住在一套簡陋的房子里,據他的朋友介紹“他是一個欠債達10萬的負翁”。身邊的人問他為什么有這種動力支持他,劉湘平很平淡地說:能夠得到這么多人的支持與認可!我感覺生活很充實很幸福!
2010年,通訊稿《湘中好青年--劉湘平》發表于漣源市人民政府網及當地媒體。隨后,26家媒體爭先轉載、報道,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我國93歲高齡著名書畫家黃山石與劉湘平已經是忘年之交了,黃老說:我很少服人但是他讓我無比佩服感慨,經濟來源如同一個農民工,但身邊的弱勢群體看到一個他要幫助一個,認領孤兒、家鄉建設不辭辛勞、奉獻愛心樂此不倦,自身3個大腫瘤至今沒有手術。一句話概括他為平民英雄“很苦很累很欣慰,心熱心孝心善良”。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