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市第十六屆人大第三次會議的首日,以書面形式向代表報告的漣源市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在會上成為熱點,這也是環境保護工作報告在我市首次上人代會。
2014年以來,我市以改善環境質量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穩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環境保護與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即湘江污染防治“一號重點工程”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九大環保工程和孫水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履行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積極參與配合環境保護工作,環保前置審批制度逐步得到落實,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密切配合,全市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14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3.2%,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這是全市116萬人民的一致共識。順鑫鋼鐵曾是省內規模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年繳稅金3000萬元。然而,該企業生產線臨漣水河而建且位于生活區上游,嚴重影響居民生活、飲水安全和城區空氣質量。2007年,我市毅然“壯士斷腕”,關閉了該企業,還漣源清水藍天。從2007至2012年的五年期間,針對城區城區河道污染的問題,在人代會上,人大代表曾四提議案,件件劍指兩河治理,市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代表視察“兩河”污染、治理情況,聽取政府關于“兩河”治理工作匯報,力促政府下決心搞好“兩河”治理,如今,投資達1億元的漣水風光帶建成,昔日臟亂差的水溝成為了市民們散步休閑的場所。為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去年,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專題調研組,深入該市城西城鄉結合部的六畝塘鎮和三甲鄉,開展建設城西生態專題調研活動,大膽地提出了建設城西生態示范區的設想。作為資源型城市的漣源,在環境保護的路上,一如既往地走得分外堅定......
來自伏口鎮茂園村的市人大代表闕克文對這幾年漣源的環境保護工作深有體會:“以前進城,灰茫茫一片,一天下來,衣領子烏黑,現在好了,皮鞋亮光的,一兩天都不用擦。”為了徹底改善人居環境,我市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500余萬元,建成漣源市富洪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該垃圾場的建成投入使用,促進了整個城市環衛設施的升級換代,徹底解決了困擾城區多年的垃圾處理問題。
在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分代表團會議上,列席參加討論的市環保局局長李定秋表示,環境保護工作將以水更清、山更綠、氣更凈為目標,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監督與管理,推動總體環境形勢逐步好轉,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開創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李局長的發言,得到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陳正堯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