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常常是抽象的文化標簽,但當它在足球賽場上具象呈現時,便能激發更強烈的共鳴。
10月4日晚,湘潭市體育中心的夜空,被婁底足球隊的激情與堅韌點亮。湘超聯賽第4輪,婁底隊客場因裁判罰點先失1球,開場就是逆風局。球隊展現出不屈斗志,第75分鐘角球扳平比分,更在補時最后階段“讀秒”完成壓哨絕殺。婁底隊以2比1逆襲湘潭隊,不僅為球迷奉獻了一場“爽文網劇都沒有”的絕地反擊,更生動詮釋了婁底“硬鋼到底”的城市精神內核。

開賽以來,婁底隊可謂“手氣不佳”,相繼遭遇強隊,成績一度墊底。從湘超初期的兩連敗,到如今豪取兩連勝,積分榜從第12位躍升至第6位。在逆境中挺直脊梁,在困境中磨礪鋒芒,這種“鋼”,不是蠻力,而是信念;不是沖動,而是刻進骨子里的梅山血性。
縱觀婁底隊在湘超的表現,“硬鋼到底”的城市精神更加具象化。

硬鋼到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踢好球”。君子求諸己,敢于直面困境。首戰失利,再戰受挫,壓力排山倒海,“婁底不多說,只是一味前行”,展現出鋼鐵般意志。面對“大哥”長沙隊,“鋼卷式”防守,重重疊疊、遇強愈強;面對“常德隊,展現出戰術韌性與不屈斗志,積蓄突破的力量;迎戰懷化隊,冷靜沉著,10分鐘內連進2球,點燃全場;對陣湘潭隊,臨危不亂、逆風絕殺。四場比賽,不因失利而失智,不因勝利而失衡。他們始終專注于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拼搶,把勝負留給過程,把信念留給自己。

硬鋼到底,就是堅持不懈,就是“拼搏到最后一秒”。無論承擔什么壓力,無論面對什么對手,無論場上什么形式,絕不放棄。與湘潭隊比賽中,在第88分鐘錯失空門良機時,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婁底隊將遺憾地收獲一場平局。然而,他們沒有接受這個“看似合理”“也能接受”的結果。沒有時間去懊悔,迅速投入下一次進攻,最終在補時最后階段抓住了命運咽喉,完成“讀秒”絕殺。縱觀各類國際足球賽事,如此的驚心動魄和酣暢淋漓,亦屬少見。這種“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的信念,是“硬鋼到底”精神在時間維度上的體現,無論時間多么緊迫,局面多么困難,都要全力以赴,爭取最好的可能。

硬鋼到底,就是“踢最純粹的球”,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市民對客隊的熱情“投喂”,球迷不離不棄的陪伴,球隊“干干凈凈”的拼搏,就是對婁底這座城市最好的代言。賽場上,只比體育精神、競技水平和團體配合。婁底隊被球迷和網友稱贊為“腳底下最干凈的隊伍”,面對球場摩擦,不逞一時之勇;面對判罰爭議,調整心態、泰然處之;面對失利,不曾惡意犯規誤傷球員。據統計,目前婁底隊是湘超前6名中吃牌最少,且沒有一次惡意犯規的球隊。文明之師、血性之師,贏要贏得有力量,輸也要得有尊嚴。
這份精神,得益于此前“婁超”的成功舉辦。“婁超”大熔爐,球員們通過系統的訓練和頻繁的比賽,習慣了競爭壓力,提升了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磨礪了戰術和耐力;群眾以情感為紐帶,在城市歸屬感、文化認同感、區域共榮感等方面快速凝聚。“婁超”的淬煉,讓這座湖南省最年輕的城市,更加團結、更加凝聚,更加青春。當步入湘超更高層次的競爭時,婁底隊并非蹣跚起步,而是帶著厚重的城市底蘊與精神出征。

這份精神,得益于產業特點、城市定位與體育精神之間的交相呼應。作為“鋼鐵之城”,婁底從“材料谷”建設中涅槃重生,“三鋼三電一鈦”產業底氣十足;作為全省地理幾何中心,婁底包容并蓄,以博大胸懷迎接八方來客;同時,婁底也是蚩尤故里和湘軍的發源地,素有?“扎硬寨,打呆仗”的斗志和倔強。
當前,婁底的發展,同樣需要這種逆勢攀升的勇氣和智慧。打造“材料谷”,意味著要進入一個技術、資本、人才高密度競爭的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科技創新、產業鏈整合、市場開拓等多個維度,必然會遭遇技術瓶頸、市場競爭、資源約束等“強敵”的阻擊。“硬鋼到底”精神投射到產業發展上,就是要求我們在面對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時,要敢于創新、持續研發,剛毅前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頑強拼搏;在遇到挫折時,要不屈不撓,總結經驗,奮發有為。

未來的賽程仍將艱難,“硬鋼到底”的精神更顯珍貴。它意味著不輕易妥協、不在壓力前彎腰,而是在困境中找回自己,瞧準目標一戰到底。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真正的成長,總是在經歷錘煉之后;真正的輝煌,總在突破陰霾之時。愿這份“硬鋼到底”的精神,伴隨著婁底隊一路向前,也伴隨著婁底這座城市走向更高遠的明天。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