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帷幕在懷化拉開,這座鑲嵌在湘西南的“山水之城”與“文化之都”,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八方賓朋。旅發大會不僅是一場展示懷化魅力的盛會,更是一次推動城市能級躍升、激活文旅內生動力、惠及民生福祉的戰略契機,為懷化文旅高質量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旅發大會是懷化城市功能與形象蝶變的“加速器”。一場高規格的旅發大會,既是對城市綜合實力的“大考”,更是推動基礎設施升級的“催化劑”。為迎接大會召開,懷化聚焦“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對交通路網、景區配套、城市風貌進行系統性提升:滬昆高鐵懷化南站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讓游客“快進慢游”更便捷;芷江受降紀念坊、黔陽古城等核心景區的智慧旅游系統全面升級,掃碼導覽、線上預約等服務提升了游覽體驗;城區主干道的綠化美化、特色文旅標識的增設,讓城市處處彰顯“五溪文化”韻味。這種“辦會興城”的邏輯,不僅讓懷化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更提升了城市的承載能力與服務水平,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發大會是懷化文旅資源從“分散”到“聚合”的“黏合劑”。懷化的文旅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既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地”的紅色記憶,也有“侗族大歌”“通道轉兵”的文化與歷史印記,更有萬佛山、沅江畫廊的生態之美。但長期以來,這些資源如同散落在湘西南的“珍珠”,未能形成聯動效應。旅發大會的召開,推動懷化打破區域與業態壁壘,將紅色研學、非遺體驗、生態觀光等資源整合打包,推出“紅色文化研學之旅”“苗侗風情體驗之旅”“山水生態康養之旅”等特色線路。例如,游客可先在芷江受降紀念坊感悟家國情懷,再前往通道皇都侗文化村聆聽侗族大歌,最后沿沅江乘船欣賞兩岸風光,實現“一次旅行,多重體驗”。這種資源聚合效應,讓懷化文旅從“單點閃光”走向“全域璀璨”。
旅發大會是懷化“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文旅產業的生命力在于融合。旅發大會的舉辦,為懷化打開了“文旅+”的無限可能,推動文旅與農業、工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在會同縣,“文旅+農業”讓生態茶園變成了網紅打卡地,游客可親手采茶、制茶,體驗茶文化的同時帶動茶葉銷量;在洪江市,“文旅+工業”讓傳統陶瓷作坊升級為研學基地,游客可參與陶瓷制作,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文旅+康養”依托森林資源打造康養民宿,吸引都市人前來休閑度假。產業融合不僅延伸了文旅產業鏈,更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讓文旅發展的紅利惠及更多群眾,為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旅發大會的落幕不是終點,而是懷化文旅發展的新起點。這座被山水滋養、被文化浸潤的城市,正以大會為契機,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將“機遇”轉化為“優勢”。未來,懷化只需持續深耕文化內涵、守護生態底色、創新產業模式,定能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文旅發展的“新標桿”。(文/清風逸云)
來源:懷化新聞網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