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這曾是龍塘鎮新石橋村村民對出行之路的無奈慨嘆。如今,一條嶄新平整的瀝青路如長龍般從大塘邊蜿蜒至李聚奎將軍故居門前,徹底終結了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題。
這條民心所向的“VF10大塘邊至李聚奎故居公路”為2025年省級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在龍塘鎮人民政府的全力推動,以及農村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的專業指導下,工程高效推進。路線全長2.205公里,寬度達5米,全線路面升級為平整耐用的瀝青混凝土,為安全便捷通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道路的終點——李聚奎將軍故居,是漣源市唯一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省級黨史教育基地。自修復展陳以來,已累計接待參觀者30萬人次,舉辦黨史課堂、微黨課及主題黨日活動近百場,在賡續紅色血脈、傳播革命精神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然而,昔日的狹窄土路不僅令慕名而來的訪客通行艱難,更潛藏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如今,這條煥然一新的瀝青路承載著多重使命:
民生路:徹底解決村民“出行難”痛點,雨天泥濘、晴天揚塵成為歷史,安全指數顯著提升。
紅色路:為瞻仰革命先輩、接受紅色教育的廣大干部群眾鋪就坦途,保障省級教育基地的輻射力與可達性,使紅色基因傳承之路更加通暢。
振興路: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道路升級極大改善了新石橋村發展環境,為當地依托紅色資源發展文旅產業、拓寬增收渠道注入強勁動力。
這條僅2.2公里的瀝青路,鋪就的是便捷出行的坦途,暢通的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血脈,點燃的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之火。它生動詮釋了“民生實事”的核心價值——直抵民心,服務所需,賦能發展。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德鈺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