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鄧偉謀以“把準要義 務實作為 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為題,在市委黨校為2024年科級干部培訓班學員講授專題黨課。
鄧偉謀講解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與政策取向,分析了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介紹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現實背景,解析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內在邏輯、新質生產力的實現途徑等,圍繞“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這兩個關鍵詞,從大變局講到新格局,從“三駕馬車”講到“兩新”政策,從國內到國外,從宏觀到微觀,結合當前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市實際,與全體學員交流對“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認識和體會。
鄧偉謀強調,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分門別類地搞好調研、找準對策,真正找準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突破口,以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要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規律,不斷完善和提質公共產品的供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以優質的發展環境為市場主體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間接激發和引導生產要素所有者積極主動作為。要尊重科學技術發展及成果轉化規律,重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鼓勵自由式探索,形成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氛圍,構建暢通的轉化機制,深入實施“智賦萬企”行動、創新提升行動和主體強身行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鄧偉謀指出,要處理好“破與立”的關系,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根據資源稟賦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壯大,從而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要處理好“質與速”的關系,堅持系統觀念,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升級為方向,結合自身的產業體系、規模,培育符合地域發展特征的主導產業集群、支柱產業集群、特色優勢產業集群。要處理好“內與外”的關系,積極參與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吸收和融合外部資源,加速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在開放的環境下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建設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創新形態。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常學常思、集思廣益,真正以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的眼界和胸襟,共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光華主持。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菁 吳宇庭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