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立夏過后的世界銻都錫礦山上陽光明媚、碧空如洗,層巒疊嶂間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景象。
“錫礦山經過多年治理,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山綠了,水清了,空氣清新了,山上聞不到刺鼻嗆人的氣味了。”湖南有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派駐銻都環保公司黨支部書記、負責人彭竣博士感言,錫礦山在2020年12月建成了2萬噸/年砷堿渣治理技改生產線,攻克了砷堿渣治理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冶煉后的廢渣得到了無害化處理,自然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但錫礦山生態環境治理是一場‘馬拉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湖南有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派駐銻都環保公司總工程師沈吉峰介紹,目前彭竣博士正和他的科研團隊夜以繼日進行技術攻關,準備在砷產品化、堿產品化上作文章,將生態環境治理轉變為一種新質生產力,讓砷產品、堿產品廣泛運用于癌癥治療、家庭康養、工業生產領域,目前“砷堿渣短流程制備高純金屬砷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已被列為2023年度湖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砷、堿產品高端化、高質化之夢指日可待。
在錫礦山防滲漏柔性填埋場,兩臺挖機在緊張作業,正一鏟鏟地將一堆堆含砷渣土推到填埋場中央壓實。“這個填埋場可以填埋11萬立方米含砷渣土,池子里面做了特殊技術處理防滲漏,對周邊環境沒有影響。”冷水江開源環保有限公司柔性填埋場項目負責人劉霞輝介紹,這個填埋場主要用來處理南礦污水處理廠技術處理后曬干的含砷渣土及周邊含砷渣土,建成使用至今已成功填埋含砷渣土2萬多噸,可供錫礦山處理使用8至10年。
南礦污水處理廠位于錫礦山南礦區漣溪河上游,2018年開建,2019年11月竣工投產,2021年7月正式運營,可日處理污水5000噸。該廠廠長魯忻告訴記者:“這里的廢水主要來源于七星水庫、老礦洞、黃光村水井,閃星鋅廠下方、湘峰銻業下方以及飛水巖沿線的滲濾水,平常我們都是通過攔截溝管管網收集污水的。”
魯忻還介紹,污水處理主要采用生物制劑法工藝,分三級處理,廢水經收集進入調節池均化水質水量,通過廢水提升泵進入一級處理,在一級第一反應池中加入生物制劑發生配合反應;在第三級反應池中加入石灰乳調節體系pH值,進行充分水解,然后在第四級反應池中加入PAM發生絮凝作用后進入沉淀池實現固液分離,分離后的上清液進入二級處理,二級處理與一級處理相同,二級處理后的上清液進入三級處理系統,經過酸度調節,pH值達到6-9后進入清水池,完全實現達標排放。
據冷水江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年來,國家在錫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的力度是空前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現在錫礦山方圓幾十平方公里到處藍天碧水、景色宜人,“錫礦山紅軍長征紀念碑”“玫瑰愛琴海”“飛水巖瀑布”“萬馬奔騰”“錫礦山兩山生態廣場”等多個景點還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錫礦山“天上灰蒙蒙,地上滿地塵”的日子已經永遠“一去不復返”了。在錫礦山七里江社區玫瑰愛琴海景區,數百畝玫瑰花開得正艷,鄰近的數千畝金雞菊更是美艷動人,游玩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今年已經50歲的謝勝誼望著眼前鋪天蓋地的花海很是感慨:20多年前他在錫礦山南礦上班時,腳下這片土地就是“禿山”,草都不長。更為主要的是空氣中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導致村民紛紛外遷。沒想到經過10多年堅持不懈的治理,荒山變成了“金山”,礦區變成了景區,每天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這里打卡游玩,真是想不到啊。
“錫礦山是涅槃重生了。”一位游客也脫口而出地感慨。
來源:婁底新聞網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