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絡中國節?元宵】元宵節共團圓

        來源:阜平文旅發布 編輯:石成 2024-02-23 18:19:36
        —分享—

        《說文解字》里有:

        「元,為始;宵,為夜」

        元宵,意為新年第一個月圓夜

        自這一夜起,

        月移西去,春回大地

        火樹銀花,香車寶馬

        燈火闌珊處,眉間心上人

        時值美景良辰,惟愿:

        人圓,事圓,團團圓圓

        人緣,福緣,緣緣不斷

        情愿,心愿,愿愿隨心


        圖片


        在沒有電燈的漫長古代

        星月作為夜空中最明亮浩瀚的景觀

        不但賦予夜晚以光明

        也是人們仰望蒼穹、認識宇宙

        寄托心愿、思考人生的重要載體

        人們通過觀察

        月亮與太陽、地球等星體之間的關系

        觀察其盈虧變化對氣候地理、農業生產

        及人體身心的影響,發明了以月亮變化來

        計時的太陰歷法等一系列天文、歷法、祭祀體系

        作為新年的第一個滿月之日

        正月十五自然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圖片


        每逢此時,人們在月下與親友團聚

        許下心愿,遙寄祝福

        祈求新一年的團圓美滿,諸事順遂


        圖片


        同時,月圓總是

        與團圓分不開

        過了正月十五,學子要上學了

        游子也都開工了

        人們行將遠離,于是更要歡聚一堂

        仰天觀月,向地賞燈

        因為每一個月圓時刻

        都在提醒著我們:

        人就是在聚散圓缺中

        平衡和擁有著這一生的

        趁今夜月色溫柔

        剪一段來同入夢

        唯愿明日夢醒后

        眾生皆喜樂,吉祥安康,福滿人間


        圖片

        圖片


        正月十五,是年的最后一天

        古時每逢正月十五

        家家戶戶競相掛起造型各異的花燈

        政府也多會出資舉辦大型燈市供全民觀賞

        圖片

        大街小巷,百里燈火不絕

        火樹銀花燈如晝,寶馬雕車香滿路

        人們用燈火通明的方式

        趕走一年的疲憊,迎接新的開始


        圖片


        我們走上街頭,賞燈、賽燈、買燈

        觀看歌舞百戲,寫燈聯,猜燈謎,賞燈詩……


        圖片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

        “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人間繁華

        品味著親友團聚的喜悅


        圖片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古代封建的傳統社會中

        元宵燈會是一個充滿了

        詩意和愛情色彩的日子

        它為渴望愛情的青年男女們

        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在燈節舉辦的日子里

        是男女青年與意中人約會相見的時刻

        所以說元宵節

        中國式的“情人節”

        大抵世間最美的相遇莫不如此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

        在滿天花火里收藏甜蜜的心意

        在星星點點的燈光下

        兩情相悅的人祈愿恩愛長久

        尋覓佳侶的人祈求桃花運來


        圖片

        圖片


        元宵還有“走百病”的傳統

        天上星月交相輝

        地下人們走百病

        古時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結伴出門

        或行走墻邊,或見橋必過,稱為“渡危”

        經過寺廟門上的門釘還要摸一摸

        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如今人們改為戶外出行

        因元宵正值冬春之交

        多多走動呼吸新鮮空氣

        有助于祛除百病不祥

        在陽氣初萌的月圓夜

        平安健康,否極泰來


        圖片



        圖片


        同時,元宵之夜,不只街市燈火通明

        很多地方還在元宵期間到祖塋送燈

        意在給祖先照明,共度元宵佳節


        圖片


        在“元宵節”這個稱謂正式形成前

        正月十五又被稱為“正月望”

        每逢這一天

        人民群眾舉行祭天或祭祖儀式

        祈求新一年: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子嗣綿延

        圖片

        圖片


        圖片圖片


        圖片


        元宵又稱湯圓、浮元子、元寶、粉果

        關于它的起源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

        元宵類似《山海經》所載的祭祀食品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碗里湯圓

        白玉盤中湯幾勺,珍珠相擠見凸凹

        綿綿入囗牙咬處,黑白相間味難描

        圖片

        圖片


        至宋代,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已廣為流傳

        象征著團圓、圓滿等吉祥意味

        根據我國各地的不同習俗

        元宵的原料、制作工藝和口味也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北方的元宵是搖出來的

        ——先做好餡料,將其切為均勻的四方塊

        然后再把餡放進篩子或機器里

        倒入江米粉,令其在晃動中與米粉粘合

        形成圓形的元宵

        這種元宵表面為薄薄的干粉

        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分變軟

        南方的元宵則是包出來的

        ——制好足量餡料,再像和面那樣

        將糯米粉加水和成團醒好

        接著將其搟成圓片,接著像包餃子那樣

        加入餡料包成圓狀物

        一南一北,一干一濕,別有風味

        一枚枚甜甜圓圓的湯圓

        逐漸成了人們甜美團回生活的象征


        圖片



        圖片



        圖片



        一歲諸節上元啟

        一年美好今日始

        元宵節,從感性上講

        成了“年”的句號

        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開始


        圖片

        綽綽人影,車馬喧嘩

        火樹銀花,花燈競放

        家燕歸巢,是天倫敘樂

        心有所屬,是情有所依


        圖片


         圖片

        愿每座城市都有燈火守望

        愿今歲朝暮四季

        你我相伴如常


        來源:阜平文旅發布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