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家國情 雙峰行|湖南日報特刊⑤

        來源:新湖南 編輯:石成 2024-09-30 20:40:38
        —分享—

        家國情 雙峰行

        ——寫在第三屆婁底旅發大會在雙峰縣舉辦之際

        曾玉璽 歐陽海希 胡后繼

        山蒼茫兮水湯湯,惟斯人兮不敢忘。

        湘中福地孕育多彩雙峰,當地口音仍具“楚韻”,昭示著此乃“楚之故地”。

        及至近代,“?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髓在此生長、實踐。相繼走出了蔡和森、蔡暢等革命先輩與曾國藩等歷史文化名人,如霞光萬頃,留人文鼎盛。

        大美雙峰,何不親往。見則嘆山水何其盛,九峰山、紫云峰、銅梁山塑其形亦承其厚重,漣水、湄水等靜靜流淌,潤養此方人。千百年蕩氣回腸,更可貴的是,這片山水被“耕讀”“家國”文化鐫刻、洗禮,尋之念念不忘。

        這片山水當“不負君”,著盛裝待客、予濃情相約。承辦第三屆婁底市旅游發展大會,雙峰將山水作楮練、取人文以揮毫,唱和“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款款而來,向世人發出盛大邀請,唯愿清曉佳客與同來。

        10月21日至22日,第三屆婁底旅發大會將在雙峰縣舉辦。讓我們共赴一場觸及心靈的山海,體驗一場充滿家國情懷的雙峰之行!

        “家國”厚重——

        人文揮毫以迎客

        觸摸雙峰歷史,荷葉鎮富厚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里是中國最后一間鄉間侯府,為晚清重臣曾國藩的故居。仲秋的風清爽而柔和,富厚堂前百余平方米的紅色“帥”字旗風中飄揚,門前泮池與石板路見證百年日升月落。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乃繼輝 攝

        “家”之文化,何以是富厚堂?

        都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厚堂中八字簡聯“清芬世守,盛德日新”,卻道出曾氏家族興盛百年的密碼。曾國藩曾告誡后人:“余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子孫,唯書籍尚思添買。”正因重視教育,其300余名后人,“無一人為敗家子”,大多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曾國藩最是思鄉——“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斗物華”。

        曾國藩出生地白玉堂景區。胡后繼 攝

        “高嵋山下”,在距離富厚堂10余公里外的白玉堂,那是曾國藩的出生地。在這里,曾國藩生活了29年。從1811年到1839年,曾國藩于此出生、讀書、成家、中進士,及至領導“湘軍”走出去,封侯拜相。

        穿越時空與先賢“對話”。時至今日,富厚堂、白玉堂已成為家庭教育、親子研學的目的地。來此游歷學習者如織,“八本”家訓、“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治家八字訣是必研讀的功課。這也造就了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荷葉鎮,以及“耕讀雙峰”的美名遠揚。

        “家國”厚重,光甲堂更顯其中真意。

        踱步井字鎮楊球村,光甲堂依舊簡樸端正,見青山相倚、良田相伴。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蔡和森、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和卓越領導者蔡暢,曾在這里度過童年時光。

        革命星火,照史冊煌煌。“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何其璀璨,一家六口追求救國、獻身革命。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蔡和森在法國留學時,致信好友毛澤東,第一次提出“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被尊稱“大姐”的蔡暢,與其丈夫、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奠基者和組織者之一李富春,將畢生積攢的10萬元,全部繳了黨費;蔡母葛健豪,年過半百與子女游學法國,雖非中共黨員,卻立傳于《中共黨史人物傳》,是其中唯一的一位非黨人士;向警予與蔡和森游學法國期間,許下“向蔡同盟”誓言,回國參加革命期間,被叛徒出賣而犧牲……

        蔡和森故居光甲堂煥然一新。李建新 攝

        跨越百年,不變的是初心,新落成的“蔡和森、蔡暢故居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毗鄰以迎客,新修繕的紀念廣場青翠雋永以緬懷。這無不昭示著今日之人不敢忘“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蔡和森革命精神與由家而國及天下的“家國情懷”仍被無數后人傳承、頌揚。

        今日之光甲堂、富厚堂、白玉堂重又煥新。

        富厚堂配套設施更新。李建新 攝

        以承辦第三屆婁底旅發大會為契機,雙峰實施蔡和森蔡暢故居紅色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曾國藩故居核心景區外環提質改造等26個旅游基礎設施項目。

        這里正在經歷近20年最大變化!

        “情”之所至——

        山水盛裝作彩幕

        仲秋,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云霧,白露于草葉間徘徊,俊秀的紫云峰蘇醒了。

        云端·紫峰度假村項目。

        這里是雙峰之巔——及登頂,天藍樹碧、云霧繚繞,秋暑盡散。

        這里是情之所至——從紫云峰所在地井字鎮走出去的企業家,鐘愛家鄉山水,于峰頂興建“紫峰云端”文旅綜合項目,興建懸崖民宿、全景餐廳、露營基地、休閑康養等。以赤子情懷,寫“紫峰叢林漫步、云端之上觀星;圍爐煮茶夜話,舉杯明月清風”。

        這份情是“家國情”。“紫峰云端”文旅綜合項目負責人曾祥涓真摯地表示:“把家鄉的山水詩意,以最美姿態呈現世人。”

        “情”之所至,人以為“峰”。

        到訪荷葉鎮曾國藩家風家教博物院,一代大儒、八本家教、十代書香、千秋家國,以1000余件展陳文物,述說曾氏優秀家風家教文化潤物細無聲。

        這里由曾氏后人和曾國藩學校集資而建。從長沙攜子而來的李先生,每年必游富厚堂,如今又將曾國藩家風家教博物院納為必去之地,在此學習、飲食、住宿:“以前游一日,現在游二日,雙峰之美,感受愈發深刻。”

        文化廣場夜景。戴銀燕 攝

        雙峰亦有“名人故里、紅色熱土、女杰之鄉、院士之鄉、書畫之鄉、農機之鄉”美譽,雙峰籍院士已達12名。走進曾國藩文化廣場,標志性雙塔經視覺化改造,LED燈幕照亮縣城中心。這里儼然已是雙峰文化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美術館、博物館環立四方,擦亮“金字招牌”。

        雙峰之山水以秀麗勝,亦因“情”動。

        九峰山承南岳七十二峰余韻,山上兩棵古銀杏結為“連理枝”彼此難離,于樹下小憩,秋漸深、葉泛黃,捧一碗九峰云霧茶,見蒼山如海;漣水流經江口一帶,當地人謂之“小三峽”,沿此漂流而下,一路水面寬闊、碧波蕩漾,兩側青山相隨,游之心曠神怡;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自是“天下水府,人間瑤池”, 群山環抱、綠水盈盈,湖上多小島,游之仿佛仙境;水下亦有瑰寶,凝聚山水人文之精華曰“溪石”,質地細膩、堅而不頑,琢而為“溪硯”,引雙峰籍教育家、書畫家曾彩初寫下“卓哉溪硯,雙峰之珍”……

        江南“小三峽”。陳燁 攝

        “維岳蒼蒼,湘水湯湯,雙峰聳翠,楚天云翔”。今年6月,雙峰向世人發布《雙峰賦》征稿活動,各方大咖、在外游子踴躍投稿,亦將“情”之一字寓予407篇雄文,寫盡了此間山水,道盡了不朽人文,令人心向往之。

        “行”必雙峰——

        清曉佳客與同來

        家國情,雙峰行。雙休日,雙峰見。

        承辦第三屆婁底市旅游發展大會,雙峰發出盛情邀約——

        沉浸式時空穿越戲劇《雙峰之上》緊張排練,山水的交融、時空的碰撞、技術的創新,讓高山、流水、人文勝景和家國、霸蠻、自強精神融為一體,演繹最為鮮活生動的“意境”,期待驚艷世人。

        稍加采擷,名人故里、山水相宜的深厚底蘊便悉數抖落。

        雙峰文塔。乃繼輝 攝

        在9月23日舉行的第三屆婁底市旅游發展大會雙峰縣文旅招商推介會上,雙峰縣人民政府對蔡和森蔡暢故居景區紅色文化旅游開發、曾國藩文旅小鎮建設等8個文旅招商項目作專題推介,盛情邀請世人一起賞人文氣息、享旅發盛宴,為山清水秀人和的雙峰再添風采。

        距離長沙市區160余公里、株洲市區150公里、湘潭市區130公里,深度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連線長株潭,相約雙峰縣”長株潭推廣活動同步啟動,這一場邀約真摯且熱烈。

        今年婁底旅發大會,我們可以期待什么?

        除26個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外,總投資5億元的紫云峰文旅綜合項目緊鑼密鼓建設,預計年底投入使用;計劃投資2億元、占地260畝的印塘鄉仙神寨休閑康養旅游項目,打造集休閑觀光、森林康養、文化娛樂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產業,計劃今年10月試營業。目前,7個旅游產業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雙峰文旅、文化執法、市場監管、消防等單位,推動雙峰境內的星級民宿、旅游景區、旅行社全方位提質,全力守護安全、有序、舒適的旅游環境。

        水府·溪口旅游度假區。李建新 攝(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雙峰縣委宣傳部提供)

        走進漫山黃桃樹簇擁中的“四時閑居”民宿,春可賞花,秋可摘桃,出門可登雷打石山極目遠眺水府廟景區全貌,也可在屋前的七彩田園里親身體驗瓜果蔬菜的種植與采摘樂趣。返鄉創業青年、“四時閑居”民宿負責人成愛民說:“我們已做好準備,只待客至門前。”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行必雙峰,不親至難曉其山水神韻,不傾聽難知其人文璀璨。

        但在今朝、莫問歸期。攜奇山秀水、璀璨人文款款而來,雙峰文旅將解鎖無限精彩未來。

        原載《湖南日報》2024年9月30日33版

        來源:新湖南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