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快來,把這杯五谷雜糧喝了,你要多吃粗糧,吃粗糧對身體好啊……”
“媽媽,知道啦知道啦,可是我每次吃了之后胃不太舒服啊”。
多吃粗糧真的對身體都好嗎?帶著疑問,小麗到醫院咨詢消化內科專科醫生。
01、什么是“粗糧”我們所說的粗糧是相對平日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指的是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處理但仍保留了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層的谷類、豆類或塊莖類。谷類包括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等,豆類指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塊莖類包括紅薯、山藥、馬鈴薯等。
02、粗糧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粗糧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人體獲得所需能量的最經濟最重要的來源。相較于精糧而言,粗糧的加工過程中保留了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等。維生素B1的缺乏可能導致“腳氣病”、周圍神經炎等疾病。有研究顯示微量元素鎂可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起到降血糖作用。部分粗糧中含有特殊的“葉綠素”和“蘆丁”,可起到降血壓的療效。膳食纖維的功效不言而喻,能夠起到改善便秘、預防腸癌的發生;可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血糖;還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濃度,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03、哪些情況適合多吃粗糧
1. 便秘:不溶性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2.“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粗糧所含的大量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等有降低血壓、血糖、血脂的功效;
3. 肥胖癥:不溶性膳食纖維在胃內停留時間長,能增加飽腹感,可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控制攝入總量;4. 腳氣病:預防腳氣病的發生。
04、哪些情況不適合多吃粗糧
1. 胃腸道消化功能較弱時: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加重胃腸道負擔,從而產生腹脹、腸鳴、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
2. 罹患某些消化道疾病:如腸狹窄、消化道嚴重潰瘍、胃腸出血等情況,大量攝入不溶性膳食纖維可加重胃腸道癥狀,甚至誘發急性腸梗阻、消化道大出血等急危癥情況發生。
3. 慢性腎臟病:大豆、魚、肉、蛋等所提供的優質蛋白更能為慢性腎臟病患者吸收利用,而谷類、菜豆類為非優質蛋白,故慢性腎臟病患者不適合以谷物等粗糧提供蛋白來源。且粗糧中含磷、鉀較高,攝入過多影響腎臟代謝。4. 免疫功能低下:長期單一以粗糧為主的膳食模式影響蛋白質、脂肪的利用率,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05、怎么吃粗糧才健康
《202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以谷物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食物品種應多樣化、同類谷物可輪替食用保證多樣性,推薦粗糧品種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粗細搭配也很重要,可與細糧按1:3-4的比例作為主食,同時別忘了蔬菜、奶類、魚、肉、蛋等各類平衡膳食的重要成分哦。切記,粗糧雖好,過猶不及哦!
“哦,原來如此,我明白了,我要趕緊回家宣傳下!”小麗恍然大悟。
所以粗糧,您吃對了嗎?
來源: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