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月8日《湖南日報》連續3天在頭版位置發表“寧心”署名文章,這3篇文章系統地闡釋了如何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提出了在“六化”上下功夫,“六化”即在理論學習上做到內化、轉化,在理論研究闡釋上做到體系化、學理化,在理論宣傳上做到通俗化、大眾化。這“六化”為我們學習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提供了遵循,值得反復體悟,躬身實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引領我們取得了歷史性勝利,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開新局,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在極不尋常的國內外形勢下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非凡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人格力量,在于這一思想給人的思想指引、信仰感召、精神鼓舞。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作為此次系列“寧心”文章開篇之作的《在內化轉化上下功夫》開宗明義,鮮明地提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的舉旗者,就要真學真信、學深悟透;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模范的踐行者,就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
要強化對標對表意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基準校正思想偏差、校準發展行為,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把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蘊含的崇高信仰、堅定信念、頑強意志轉化為強大精神力量,不斷強化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完成使命任務的思想準備、精神準備、能力準備,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條一條貫徹好,把“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一項一項落實好。
科學理論需要體系化學理化,這是理論發展的規律。體系化學理化就是把推動實踐向前發展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思想條理化、系統化。體系化學理化可以更好地闡釋思想、普及思想,使思想走進千家萬戶,真正掌握群眾。
第2篇“寧心”文章《在體系化學理化上下功夫》從科學理論體系出發,指出了我們要從整體上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深刻闡釋這一思想的理論依據、現實基礎、發展脈絡,深刻闡釋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科學體系、歷史地位、重大貢獻,深刻揭示蘊含其中的道理、學理、事理、哲理、情理,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實踐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這是“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的應有之義。
理論的生命力、影響力,既取決于理論的深度,又取決于理論流傳的廣度。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做好理論宣傳工作是關鍵。
針對現實生活中,有的理論宣傳高高在上,群眾聽不懂;有的講得千篇一律,百姓不愛聽的情況,第3篇“寧心”文章《在通俗化大眾化上下功夫》提出了,要把政治話語、理論話語轉換成群眾語言、日常語言,把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形象的生活邏輯,才能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清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透徹,使人們感到深邃的理論可親可近、可學可用。
除此之外,理論聯系實際也是理論宣傳通俗化、大眾化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文章指出,理論宣傳必須“入鄉隨俗”,基于不同主體、分為不同層次、聚焦不同領域、針對不同對象,打造多方面、多樣化、多層次的理論傳播產品。積極回應基層所想、群眾所惑、百姓所盼的理論,給人以啟迪和引導,幫助人們明辨是非、澄清模糊認識。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真正的理論在世界上只有一種,就是從客觀實際中抽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了證明的理論。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這樣的理論,是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寧心”文章是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重點打造的理論宣傳品牌。這“三論”作為“寧心”文章2023年的首發之作,瞄準的正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黨的重大創新理論,指向的是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聚魂、指導實踐。
理論指導實踐,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理論武裝群眾的工作也將越重要,讓群眾在學習和實踐中深切感受到黨的創新理論解渴、管用,就一定能讓思想偉力激蕩三湘大地,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來源:指點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