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婁星區蛇形山鎮高屋社區的立新煤礦家屬區,房屋整齊有序,院落干凈整潔,綠樹成蔭。家屬區內,隨處可見在樹蔭下乘涼聊天的居民。
年近80歲的周紅光正精神矍鑠,他是高屋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正在和幾個老鄰居圍坐在商量環境衛生下一步還要該注意哪些地方?
立新煤礦家屬區始建于1965年,是名副其實的老舊小區,環境臟亂差,民生欠賬多,小區內充斥著大量的違章建筑,廢舊物品隨意堆放、基礎設施年久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居民生活不便,怨聲載道。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瞄準民生痛點,精細推進環境整治,對社區衛生死角進行全方位的清理改造。”高屋社區支部書記譚積本介紹,立新煤礦家屬區的人居環境整治是個大工程,但是為了居民能擁有一個舒適、安全、清潔的居住環境,轄區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沖到了最前面。自整治來,清運隊每天對煤礦家屬區環境衛生開展地毯式逐一清理,拆除違章建筑、清除堆放土石、清理廢棄電線等,出動2輛垃圾清運車,拖運垃圾364車次約800噸,清理隊出動428人次,改建旱廁2處。
如今,立新煤礦家屬區已是舊貌換新顏。漫步在家屬區內,雖然房子已經老舊,但家家戶戶干干凈凈,條條小巷整整潔潔,一幅整潔、舒適的全新面貌映入眼簾。“我在此居住了45年,家對門那間小屋塌后堵住小院十幾年了,社區開車過來清理好幾天才疏通,現在大路通了,陽光進來了,空氣也清新了。”周紅光老人高興地說。
隨著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不斷深入,立新煤礦家屬區廣大群眾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進而變成“推動者”“維護者”,閑暇之余居民都會自己動手把屋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在逐步改善人居環境中,群眾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居住環境的新變化,空氣好了,蚊蟲少了,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立新煤礦家屬區的改造,只是高屋社區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社區在蛇形山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找痛點、通堵點、破難點,多措并舉狠抓社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聚焦生活垃圾治理、廁所改造、污水治理、社區綠化、社容社貌整治五大目標,掀起人居環境整治高潮,集中力量加快補齊短板弱項,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下一步,該社區將以‘三基三創’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為契機,全力推進立新城區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范垃圾清掃、收集、清運和處置行為,推動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長效機制,確保整治工作長效久治,為創建美麗高屋而持續努力。”譚積本說。
來源:新湖南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