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近年來,為扎實推進全市涉林環保督察工作,漣源以聚焦生態保護,守好青山底色為重要抓手,把踐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緊盯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突出問題,狠抓整改落實。截至當前,我市共受理涉林環保督察信訪案件4件,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
市林業局督導林地復墾修復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市林業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立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與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以宣傳保護、源頭管控、專項打擊為契機,全面開展涉林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形成主要領導重點抓、部門協同細致抓的工作格局。
部門協同發力。建立林業和生態環境、公安、檢察、法院等機關聯動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配合,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
健全保護機制。結合督察整改工作,以林長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完善生態公益生態保護修復制度、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試點、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及“林長+檢察長”等工作機制,形成森林資源保護合力。
狠抓落實整改。制定可行性方案,通過現場勘查、執法檢查、林政監管的方式對督察反饋問題進行限期整改。嚴格審批程序,加強批后監管,扎實推進生態修復,還綠于民。
打造智慧林業。以林業再信息化為抓手,聚焦生態與大數據共融。在林業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積極建設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地、古樹名木、無人機監測等一體化智能物聯感知網。運用互聯網思維,提升森林資源監測隊伍能力。林業調查與林業執法協同查案,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利用無人機、衛星遙感、地形圖數據、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對林木采伐面積、過火面積、毀壞林地面積進行鑒定及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成效核查,提高資源監測效率及數據的準確性,實現了大數據與林業主體業務協同發展的新常態。(通訊員 譚雪芳)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譚雪芳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