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河湖長制工作以來,漣源市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模式,以黨建示范引領,創新建立“碧水支部”36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黨建+河長制”工作方法,以問題為導向,切實研究解決河湖環境問題,累計發現和上報、解決問題891個,整改完成率達到100%,漣源市轄區內國控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均達到Ⅱ類水質。
明確“三級職責”。漣源市河長制工作委員會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出臺《關于把“碧水支部”建在河上切實發揮“兩個作用”實施“黨建+河長制”的工作方案》文件,明確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三級職責。同時,為了抓實該項工作,中共漣源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發出“黨建+河長制”當前重點工作提示。碧水支部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河岸凈灘、河道保潔等主題活動,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調度、統一解決河湖問題。碧水黨小組以巡河護河為主要任務,加強宣傳發動,引導黨員帶頭巡河護河,引領廣大群眾共同參與護河治水。黨員主動認領責任河段,發揮“掃描眼”和“鐵腳板”作用,全面收集各類問題,向群眾普及宣傳河湖保護知識,監督并舉報破壞水生態環境等違法行為。
推行“四項制度”。包片責任制度。各碧水支部按照劃定的責任區,分段分片厘清責任、包干到位,確保河湖管護責任有效落實。議事決策制度。各碧水支部定期召開全體黨員大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解決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支部書記掛帥擔當護河先鋒,帶頭研究解決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問題清單制度。各碧水支部建立巡河臺賬和問題清單,對存在的問題,發現一處、整治一處;對于難以立行立改的問題,加強研究調度,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確保限期整改到位。評先評優制度。各碧水支部每年定期評選表彰“優秀黨員”“先進黨小組”等典型。市委組織部與市河長辦聯合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先進碧水支部”“優秀碧水支部書記”,著力樹典型、立標桿,凝聚保護河流生態的強大合力。
落實“五個舉措”。注重常態巡河。將巡河護河融入黨員日常工作,推動與碧水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每季度組織開展“守護幸福河湖”主題黨日活動1次以上,重點關注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河道違章建筑及亂占亂倒等問題,今年中共漣水河石馬山街道碧水支部組織開展凈灘行動,清理城市居民利用河灘種菜面積3余畝,解決了困擾利用河灘種菜的焦點堵點問題。全市碧水支部今年累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82次。注重問題清零。各碧水支部定期分析研究河湖管理保護形勢,每季度組織對上級交辦、本級巡河、下級上報的河湖突出問題,組織開展聯合執法,確保河湖突出問題動態清零。中共孫水河楊市鎮碧水支部針對孫水河楊市鎮段河流多,下雨后飄浮物多的現狀,開展專項行動,分段包干負責,并組織各支流設置攔污索,解決了縣市區交界斷面漂浮物下排問題。注重專項整治。常態組織開展以環境衛生整治、河岸凈灘、河道保潔等為主題的“凈河行動”,每季度組織1次以上“凈灘”專項行動,今年累計開展專項行動40余次。注重護河愛河宣傳。各碧水支部“三會一課”相結合,每月組織1次護河宣傳。開展“護河興河進校園”文藝宣傳,引導中小學生愛護河流、愛護環境,做清潔小衛士,中共孫水河茅塘鎮碧水支部針對石門工業區人員多,分布廣的特點與鎮中心校聯合,投入5萬元舉辦中共孫水河茅塘鎮碧水支部“守護母親河”主題黨日活動暨護河興河文藝匯演,觀眾達到2000余人,取得非常好的宣傳效果,“護河愛河”深入人心。今年,全市累計開展專題文藝匯演15場次。注重勸導監督。發揮“屋場會”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中共漣水渡頭鎮碧水支部,鄉鎮黨委書記(總河長)組織召開屋場會,200余名群眾參加。全市累計召開大小規模“屋場會”50余場。著力規范民風民俗、糾正生活陋習、培育良好習慣,從源頭減少垃圾和污水入河。加強河湖問題舉報監督,鼓勵廣大黨員及時反映河湖問題。
漣源市通過“黨建+河長制”機制,構建“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三級巡河護河體系,將工作落實到支部,落實到最小單元,共建共治美麗河湖,促進了水生態環境改善,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好的人居環境。(通訊員 李哲輝 劉文峰)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哲輝 劉文峰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