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新十條”),對風險區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群眾就醫購藥需求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優化要求。
今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羅塏煒強調,防控疫情,健康生活,要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只要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感染風險將顯著降低。
01
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明顯減弱
7日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此次優化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征,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等綜合考慮所作出的。
02
如何正確地看待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
羅塏煒介紹,隨著病毒變異,以及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重癥率、病死率都在大幅降低。從當前病例來看,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無癥狀和輕型占了大部分,普通型已經不多,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很小。
“國家針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政策和措施在不斷優化和精準,但這次的優化并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羅塏煒說,疫情防控離不開所有市民的參與、理解、配合,需要大家同心、同向、同行。
03
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感染風險顯著降低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方式仍以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如果相接觸的兩個人都戴了醫用外科口罩,傳染的風險將大大降低。
“不僅是戴上口罩,還要戴‘好’口罩。”羅塏煒介紹了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佩戴前確定口罩的內外面,內面為淺色面,有吸濕功能,應貼合口鼻,外面為深色面;壓條應從中間壓緊,使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拉開褶皺,包裹好口、鼻、下巴;確定口罩的密閉性,輕輕哈一口氣,確認兩邊有無漏氣,如有則可以適當調節耳帶;取下口罩時,應從耳后摘下耳帶,外表面等于污染面,請勿觸碰,取下的口罩扔到垃圾桶內。
羅塏煒特別提醒,公眾進入公共場所,不論是在小區、單位、商場、超市,還是在乘坐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或者在電梯、地下車庫等密閉環境時,都要規范佩戴口罩;即使到樓下超市買菜,到小區門口拿快遞,同樣要戴好口罩。“如果能做到正確戴好口罩、勤洗手、合理保持社交距離這三點,感染病毒的風險會顯著降低。”
針對公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這一容易被忽視的環節,羅塏煒提醒,出現發熱、咽痛、干咳等癥狀的人員,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平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合理安排時間和路徑,盡可能避開乘車高峰,有序上下車,不要擁擠;在車上要減少與他人的交談,不喝水、不進食,盡可能保持安全距離;手部盡可能少接觸座位、扶手、車門、扶桿等公共設施;避免用沒有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到達目的地后及時洗手。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