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斗笠山鎮:“一切工作到支部”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向陽 王瓊玲 編輯:吳一夫 2022-11-13 10:25:31
        —分享—

        (通訊員 曾向陽 王瓊玲)11月10日,艷陽高照,漣源市斗笠山鎮祥鑫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股東彭嬌娥帶領員工將沉甸甸的稻谷搬到曬谷坪,扛、倒、推、整一氣呵成,黃澄澄的稻谷如金沙般在陽光下閃耀著豐收的光芒。

        “雖然今然遇到罕見的干旱,但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多次來農田指導抗旱工作,引水、蓄水、調水相結合,積極解決農田灌溉用水,達到了預期的豐收。”彭嬌娥樂呵呵地介紹著自家種的有機稻,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深入農戶指導工作,是對‘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具體實踐。11月5日,婁底市召開全面推進‘一切工作到支部’動員部署會,我們將以此次動員大會為契機,持續深入開展領導黨員干部沉入基層一線,只有深入農村、貼近群眾,‘知稼穡之艱難,則知小人之依’,才能更好的開展‘三農’工作,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斗笠山。”斗笠山鎮黨委書記談到鄉村振興,引經據典,娓娓道來。

        今年來,斗笠山鎮聚焦“一切工作到支部”,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黨的建設更有活力、基礎設置更加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群眾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當好戰斗在一線的“排頭兵”。“進山不帶火,帶火不進山,森林防火靠大家。”11月9日,民政所所長毛建波來到塘溪村,開展森林防火巡查和疫情防控宣傳,今年來,這樣走入山間田地開展工作,對每個鎮村干部來說是家常便飯。防溺水、打擊電詐、疫情防控……每項工作都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斗笠山鎮推動“一切工作到支部”,由黨政負責人帶頭聯村、親自督導、入戶宣傳,所有干部沉入一線開展工作。同時每村(社區)配備一名35歲以下的后備干部,將在基層一線“淬火”鍛煉的干部做為重用的重要參考,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堅強的“戰斗堡壘”。

        當好一心為民的“勤務兵”。明鏡井村易金生因為腿腳不便,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今年被納入防返貧監測戶。得知此情況后,鎮黨委書記主動結對幫扶,經常上門噓寒問暖,和他拉家常、談人生,得知易金生的女兒正在讀大學,生活困難,主動聯系關工委為其解決2000元資金,并易金生在村里聯系了保潔公益崗位,解決了燃眉之急。在大家的鼓勵下,易金生放棄了自暴自棄的念頭,購買了三輪車,一心投入保潔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有了盼頭,易金生的干勁更足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2022年,斗笠山鎮有防返貧監測戶109戶235人,實現駐村幫扶全覆蓋,建立黨政領導駐村指導,部門包村具體負責工作機制,全鎮23個村(社區)全面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落實每月駐村不少于20天的工作要求,并將群眾對幫扶工作是否認可作為工作成效的衡量標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和干事創業熱忱。截至目前,全鎮重點企業委托幫扶531戶,簽訂幫扶協議1576份,發放產業獎補19戶58人87600元,發放農資補助1188戶237600元,發放符合條件且有意愿的脫貧戶、監測戶小額信貸167戶7709500元。

        當好美麗鄉村建設的“施工者”。斗笠山鎮屬煤炭資源重鎮,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得到嚴重破壞,以前群眾出門一身煤灰,苦不堪言。近年來,斗笠山鎮狠抓生態環境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狠抓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宜居鄉村,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在全鎮開展禁煙禁炮、家禽圈養、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空氣新鮮、綠水青山、綠植遍野,好地方好風光!”60歲的劉奶奶提起斗笠山秀美屋場贊不絕口。健身廣場風光迤邐,村級公路寬敞整潔,家庭菜園里時鮮蔬菜青翠欲滴,綠化帶五彩繽紛的太陽花開得燦爛,人們在廣場旁歡快地跳著廣場舞。這就是石壩村“干沖組”秀美屋場。鄉村振興,生態振興是基礎。今年來,斗笠山鎮全力推進“秀美屋場”建設,黨政負責人深入各村實地調研考察,根據各村特色,選取熊家、塘溪等4個村6個點開展“秀美屋場”建設,目前,該項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中。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向陽 王瓊玲

        編輯:吳一夫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