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紅有個“郁博士” ——記退休不褪色的新聞“拓荒牛”李郁林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星群 編輯:曾燦芳 2022-10-31 18:44:00
        —分享—

        (記者 肖星群)          “馬頭山頂賞華光,園內葡萄掛畫廊……”10月29日,精神抖擻的“郁博士”李郁林在以獨特的、常用的現場作詩詞的方式,推薦漣源市石馬山街道自強不息女性梁潤芝打造的生態家庭農場。誰也不知道,這位67歲的“老黃牛”昨晚上忍受腹痛達四小時之久。“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最好地體現新聞人的精氣神,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李郁林說。

        45.jpg

        老驥伏櫪敢拓荒 從事新聞工作40多年來,李郁林推介的全國全省重大典型達40多個,他本人也獲得“全國黨報好新聞獎”等各種獎項120多個。2016年,李郁林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的職務上退了下來。

        在職期間,愛跑新聞的李郁林提爛了10多個公文包。退休后,秉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筆耕不輟”的熱情和信念,他沒有在家賦閑,又提起了公文包。只是包里除了裝著手持拍攝器材、充電器等物品外,還裝有因為常年勞累引起的止痛藥、胃藥、感冒藥等。    為了吸引更多人關注,李郁林保持著年輕人一樣的學習心態,學會了通過新媒體方式發布自己的原創作品,以便在固定已有粉絲之外,吸引更多年輕粉絲加入,擴大宣傳范圍。如今,他已擁有“郁博士”“掌上漣源美篇”等五個新媒體平臺,通過美篇以現場作詩詞發表的原創作品達3000余件,累計閱讀量達400余萬人次。通過視頻號、抖音號發布的作品1500余件……“很難想象,一個退休的老同志能夠打理這么多平臺,這幾乎是不用休息的節奏啊!”熟知他工作作風的原漣源報社記者楊衛星說。

        家國情懷獻余熱    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李郁林總是通過自己的作品,源源不斷地“輸出”正能量,關注最多的就是國計民生大事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李郁林保持了持續關注,一天“高產”律詩30余首盛贊全國援鄂抗疫醫療隊。其中,有一首專贊湖南援鄂抗疫醫療隊:“是誰崛起主沉浮,相互扶持競上游。搏得芳名聞九域,贏來盛贊譽全球。楚稱硬仗湘軍狠,世嘆湖南蠻子牛。敢為人先渾不怕,弄潮擊浪幾曾休?“律詩激起很多網友的共鳴,極大地凝聚了抗疫力量,增強了人民共抗疫情的信心。

        而宣傳好漣源,推介好家鄉也是“郁博士”最樂意做的事。2021年端午節前,李郁林和省人民醫院專家約定好去作左腎切除手術,得知七星街鎮青山里由愛心人士捐建的石株嶺農民主題公園開園,有省、婁底市相關領導前來參加活動時,不放過每一個宣傳推介機會的李郁林臨時取消了手術預約,來到現場和記者們一同推介。

        “古仙界村,以及古仙風景區能夠成為網紅打卡地,成為地域標志和旅游品牌,郁博士的推介作用功不可沒。”古塘鄉黨委書記賀永說。    祖藉古塘的李郁林為了宣傳好家鄉的天然勝景八卦圖,精心策劃了古仙界風景區。多年來,除了自己寫了100多首詩和許多文章予以持續推介外,還邀請好友共同宣傳。慢慢地,古仙界名聲在外,原有村名也改成了古仙界村,讓有漣源市“青藏高原”之稱的古塘鄉古仙界風景區有了更高的辨識度,通過吸引省內外游客打卡,催熱了鄉村游,促進了全鄉的民宿餐飲發展。

         以詩會友引“外資”   10月29日,在婁底高新區恒正晟業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我選擇把廠子建在漣源,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詩人郁博士的盛情打動了我。”公司董事長陳富說。陳富為內蒙古赤峰市人,業余時間喜歡吟詩作對。為了選址建設全膠片廠,他先后在浙江、江蘇等五六個省,以及漣源周邊縣市區考察過。2020年9月來漣源考察時,經好友介紹,結識了漣源詩詞協會會長李郁林,幾番吟詩交流,陳富被漣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吸引。繼而通過了解漣源的招商引資政策,現場考察廠房,與市委、市政府和婁底高新區接觸洽談,漣源良好的營商環境、熱忱服務和地理位置優勢,進一步讓陳富“心動”了。2021年5月,陳富和婁底高新區簽訂了協議。一家注冊資金達2000萬美元的企業就這樣成功落戶婁底高新區,成為了漣源乃至婁底市第一家純外資企業。

        鄉村振興巧助力    伏口鎮湘安村里的農民豐收節的直播現場,有李郁林的身影,古塘云臺山和龍山湘小蜜合作社的現場搖蜜,也有他的發聲……為了促進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李郁林同樣不遺余力,成效明顯。“沒有郁博士的大力宣傳推介,我的脫貧致富步伐不會這么快。”漣源市交通路湘農土特產店店主吳農斌由衷地說。    2015年,吳農斌是古塘鄉望巖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但他人窮志不窮,養了幾十箱蜜蜂。為了幫助位于偏僻之地的年輕人銷售蜂蜜,李郁林跟著吳農斌幾十次上高山、進深山、去外地,除了幫助吳農斌一年摘掉貧困帽外,還言傳身教,讓吳農斌夫妻倆成了“直播帶貨網紅”,走上了致富之路。

        就這樣,經過郁博士推介揚名的漣源市農特產品有荷塘鎮富田橋豆腐、古塘鄉楓木貢茶和金秋梨、白馬鎮百合等品牌10多個,在幫助合作社和企業提高知名度的同時,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勞動力就業、公司發展。如今,“郁博士”已成為了漣源市一張“民間文化名片”。    工作期間,李郁林把家當成“驛站”,身體多病的妻子吳和平經常“有話要說”。李郁林也多次向妻子承諾:“退休了我來做家務,帶孫子。”可是,退休6年多來,郁博士在家的時間更加少,兒子經常勸他:“你上班的時候已經透支了健康,退休了是要好好將息的。”   李郁林總是答應著親人的關心,可一聽說哪里有好的宣傳線索,他總是不顧山高路遠,不顧雨雪驕陽,不遺余力地愛好著自己的“愛好”。“即使有一天我走不動了,甚或有一天倒下了,我為黨和政府分憂,為漣源人民鼓與呼,充實地過好了每一天,做到了無怨無悔。”說完,李郁林的眼神里透露著一種堅毅的光芒。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星群

        編輯:曾燦芳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10/31/11996635.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