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王國棟 李煥) “離開家不想家,漣源是我家……”這是婁底高新區扶貧產業園恒正晟業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法人陳富寫下的隨筆,也真實地記錄了這位“遠方的客人”來漣源創業的心路歷程。
陳富是內蒙古赤峰市人,業余時間喜歡吟詩作對。此前,他在深圳從事電子秤加工10余年。大女兒陳艷秋嫁到美國洛杉磯后,在亞馬遜從事跨境電商工作,并和丈夫擁有一家生產杠鈴全膠片的公司,2020年公司年產值達10多億元。
從大女兒那里得知全膠片在美國供不應求,而國內生產企業不多且銷路不愁后,陳富想到了轉型從事全膠片生產。他在小女婿李英杰的陪同下,先后到江蘇、浙江、江西等多個省份考察了解招商引資政策、營商環境、廠房。2020年9月,經詩友介紹來到湖南,陳富考察過常德以及漣源周邊縣市區。來到漣源,陳富走進了婁底高新區扶貧產業園,看到一處空置廠房非常寬敞,符合自己的建廠要求后,他“心動”了。2021年2月12日是陳富的65歲生日,婁底高新區的“特使”帶著小禮物前去為他祝壽,意外的“驚喜”讓這位飽經風雨的老人非常感動。陳富考慮到漣源的便利交通、拎包入住的省心以及人文關懷等綜合因素后,下定決心把工廠建在漣源。
“婁底高新區管委會的干部對我們企業的要求是有求必應,隨喊隨到。”陳富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的小女兒陳姍姍說。為了安心發展好企業,陳富不僅把妻子帶了過來,還在附近一個樓盤買了房子。2021年9月,陳姍姍離職后來到漣源全力幫助父親。
萬事開頭難,有“難”就有干部幫。辦理營業執照,婁底高新區有專人服務幫辦;設備進廠后沒有專用電力變壓器和線路,婁底高新區有專人協調和服務;企業需要引進人才,有專人協調人社局、組織部等部門。而投促中心也不是“一引了之”,積極為企業開展相關工作牽線搭橋,提供便利。市僑聯也來“認親戚”,了解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困難問題,并慰問企業員工。
今年2月,恒正晟業3500多萬元生產設備安裝完畢,按照協議,可獲得相關補貼。陳富把這一協議內容反饋給婁底高新區,婁底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勁松當即答復“按協議落實”。幾天之后,陳富就拿到了補貼資金。這下他可高興了,“如此高的效率出乎意料。”更讓陳富高興的是,陳勁松和管委會副主任袁夢華經常關注企業發展,一有時間就來企業,在積極主動幫助企業抓好安全生產的同時,幫助企業解決相關矛盾糾紛、協調上級相關部門。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原因,公司的產值雖然還只有100多萬美元,但陳富一點都不擔心,在他的隨筆里,記錄著他的發展信心:“恒正的目標要達到,恒正的目的一定能實現。”
為了表彰恒正晟業為漣源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授予恒正晟業2021年度直接利用外資突出貢獻獎。這更讓這位來自千里之外的企業家信心滿滿:“我們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認可和肯定,漣源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司一定會做大做強,不辜負漣源人民和漣源市委、市政府的期待。”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星群
編輯:曾燦芳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10/28/1198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