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公安部:中國是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將常態化掃黑除惡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吳一夫 2022-10-22 09:52:16
        —分享—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二十大報告中 23 次提到 " 法治 "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訚柏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報告中 23 次提到了 " 法治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視。

        最高檢談昆山反殺案: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介紹,檢察機關辦理了昆山反殺案等一批正當防衛有影響性案件,向社會彰顯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 的理念,鼓勵公民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2013 年至今,檢察機關還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訴 11.9 萬件。

        公安部:中國成為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介紹,中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每 10 萬人的命案率是 0.5%,十年來刑事案件安全事故五項指數大幅下降;2021 年,殺人、強奸等 8 類主要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搶劫搶奪案件、盜竊案件的立案數和一次傷亡三人以上的較大的交通事故,較 2012 年分別下降了 64%、56.8%、96%、62% 和 59.3%,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提升。

        許甘露說,2021 年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安全感達到 98.6%,較 2012 年提升 11 個百分點,當今中國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10 年來全國 3799 名民警犧牲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表示,十年來,全國有 3799 名民警英勇獻身,5 萬余名公安民警光榮負傷,充分彰顯了公安隊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政治本色,堪稱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公安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

        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移民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國公安機關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新時代公安機關的職責使命,堅定不移地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落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新部署新要求,著力防范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風險隱患,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繼續集中打擊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違法犯罪,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科技、社會的力量,更加注重改革警務體制機制,更加注重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增強新時代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創新分量和群眾力量,努力實現打擊更精準、管理更高效、服務更高質,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利益作出新的貢獻。

        司法部:全面排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案件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左力介紹,司法部依法加強監督管理,刑事執行工作將邁上新的臺階。司法部推進監獄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法制化建設,全面排查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案件,健全案件辦理的責任制,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重拳整治違法違紀問題。司法部還推動制定實施了社區矯正法,加強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監督管理,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最高檢:今年前九個月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降至 28.3%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介紹,高度重視法治理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殺人搶劫等嚴重暴力犯罪大幅度持續下降,危險駕駛、電信詐騙等新型危害經濟秩序的犯罪大幅度上升。

        他表示,根據這樣的犯罪結構變化,檢察機關在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從嚴追訴的同時,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充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增進社會和諧,刑事案件訴前羈押率從 2012 年的 69.7%,下降到今年前九個月的 28.3%,這充分體現了司法的文明和進步。

        中央政法委:司法機關 85% 的人力資源集中到了辦案一線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訚柏介紹法治中國建設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時表示,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司法體制機制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司法機關 85% 的人力資源集中到了辦案一線,人均辦案數量增長了 20%,結案率上升了 18%,一、二審裁判生效后服判息訴率達到了 98%,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

        來源: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微博、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網實錄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吳一夫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