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9期《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文章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要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蓬勃力量。
要牢記奮斗歷史,自覺扛使命。歷經艱辛抗爭,走過輝煌歷程。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在山河破碎、烽煙四起之時應運而生,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命運。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幅充滿輝煌與艱辛、勝利與曲折的“命運”畫卷。“勿忘歷史,方得前程”。這幅畫卷我們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都要去主動欣賞、主動學習、主動為能夠在上面描繪一筆而不懈奮斗。
新時代,新征程,全體黨員干部必須牢記歷史與使命,時刻不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難困苦,切實記取“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的歷史警訓。牢記歷史,我們方能知曉我們為何能夠成功;牢記歷史,我們才能把握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牢記歷史,我們才能讓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繼續閃耀生輝,綿延不斷。
要常懷憂患意識,科學謀發展。我們黨于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挫折磨難中成長,在改革實踐中壯大,一路走來,我們黨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是一個百年大黨深深的歷史自覺。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朝代更迭無數,最長不過周朝八百年,短的如秦朝十五年,其他小朝代曇花一現、朝生暮死者不計其數。中國共產黨立足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我們唯有居安思危,常懷憂患意識,才能走得長遠。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沉浸于我們現在取得的成績之中,那么,再強大的政權都可能走到末路。安平鎮劉令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風險挑戰并存,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的世界中謀發展,只有在“山雨欲來”前未雨綢繆,在“風起青萍”時見微知著,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才能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大機遇,始終牢牢把握發展主動,不斷創造發展奇跡,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要勇于自我革命,奮斗筑未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其中一條就是“堅持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基于百年奮斗得出來的寶貴經驗,也是基于我們新中國幾十年改革發展得出的寶貴經驗,更是基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王朝更迭的歷史規律得出的寶貴經驗。古代專制王朝何以每到中后期時常朝政腐朽,人心不聚,不是亡于外患,就是亡于內亂。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自我革命,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所以巍峨大唐一遇“安史之亂”而盛世不再,繁華宋朝一遇“靖康之恥”而偏安一隅,“天朝”大清一遇“鴉片戰爭”而備受欺侮。國家的制度腐朽了、組織框架快塌了,卻不知道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何以不亡?
我們黨歷史這么長、規模這么大、執政這么久,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律?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松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雄厚底氣,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勇于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才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徑。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中央推出《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切實體現了全面從嚴管黨治吏的政治責任。我們要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大江奔流,不舍晝夜。穿越關山,永遠向前。歷史總是沿著它自己的邏輯在向前進,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繼續輝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唯有銘記歷史,正視當前,常懷憂患意識,勇于自我革命,永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不斷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劉令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