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全民反電詐」2022年新型網絡詐騙手段有哪些,如何預防

        來源:廊坊市反詐中心 編輯:石成 2022-10-13 22:35:03
        —分享—

        當前網絡詐騙六種新的作案手段,方式更為隱蔽,受害群眾更多,需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設計虛假的炒股軟件。

        犯罪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設計出虛假的炒股軟件,通過商業化融資融券交易平臺,以知名期貨公司和他人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義在互聯網上推廣該平臺,虛構該平臺可以為客戶通過大量股票交易業務,誤導客戶在該平臺內存入大量資金進行虛假的股票買賣交易實施詐騙活動。

        二是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提高虛假網站關注度。

        為提高虛假購物網站的知名度和點擊率,擴大業務量,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推廣”業務,將虛假網站排在搜索引擎的顯著位置,引誘用戶“上鉤”。



        三是謊稱提升信用額度。

        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百度推廣、QQ等網絡平臺發布辦理無抵押小額貸款及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虛假信息并留有聯系方式,誘騙被害人上當。一旦有人進行聯系后,犯罪分子即假冒是銀行工作人員,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及信用卡信息實施詐騙活動。

        四是模仿電視節目中講述的犯罪方式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為了發財,竟然模仿電視節目中的犯罪方式實施詐騙活動。一旦被害人“入套”后,不法分子便編造各種謊言實施連環詐騙。

        五是虛構準備慈善捐款。

        犯罪分子假扮富商,通過QQ 聊天交友尋找被害人并獲取其信任。在以“慈善捐款”為誘餌釣得被害人后,其他同伙扮演富商身邊的“知名律師”,以代為辦理相關捐贈手續為由,要求被害人繳納稅收、手續費、公證費等各類費用。待被害人上當受騙打款后,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快速轉移至自己的“安全賬戶”。

        六是假冒快遞售后服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大量快遞公司單據信息,從中篩選出有退換貨需求的顧客之后,犯罪分子假冒售后人員、公司經理等身份與顧客聯系,以幫助退換貨等名義,要求被害人打入400元左右不等的退換貨保證金,收款后又以銀行扣除手續費、公司會計開票面額不同等為由誘騙被害人繼續匯款。

        針對新型網絡詐騙手段,提出預防措施:

        一是加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預防宣傳。

        利用網絡廣告、購物安全軟件等向公眾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的方式、特點及預防技巧,提醒廣大網民在利用網絡平臺交易時增強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

        二是加強電信網絡交易日常監管。

        加強對網絡運營公司、網店的監督管理,健全網絡運營公司、網店建站的資質認證和準入制度,及時辨別、清理虛假網站和釣魚網站。

        三是加大電信網絡交易詐騙的打擊力度。

        公安、司法機關加強與工商、通訊、銀行金融機構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完善聯動機制,嚴厲打擊制售、販賣身份證、銀行卡、虛擬電話號碼、盜用他人身份信息等違法犯罪活動,形成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合力,促使電信網絡交易更加規范有序,保障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來源:廊坊市反詐中心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