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果林 吳世梁)十八大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三農”工作目標,聚焦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穩住經濟社會大局發揮了“壓艙石”和“穩壓器”作用,為助力漣源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贏得了主動。
十年來,全市糧食安全有效保障。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常年分別穩定在95萬畝、40萬噸;培育30畝以上種糧大戶496個,其中千畝以上種糧大戶16個;先后獲得“2018年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市)”“2020年婁底市政府真抓實干獎勵”等榮譽。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全市38150.2畝拋荒耕地全部清零并已復種。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54萬畝。蔬菜供給充足平穩。加快湖南省十四個重點蔬菜基地縣建設,常年播種面積達14萬畝、年產量超40萬噸。創建國家級蔬菜特色產業園1個、蔬菜標準園2個;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社(公司)達20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培育“肖老爺”和“橋頭河”2個省著名商標,“鄔辣媽”成功創建省知名品牌;橋頭河鎮成功創建省級特色農業(蔬菜)小鎮,橋頭河鎮蔬菜入選湖南省“一縣一特”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并獲得湖南省“一縣一特”農產品優秀品牌榮譽。生豬產業態勢良好。2021年生豬出欄量128萬頭、存欄量95萬頭(其中,能繁母豬8.67萬頭),全市有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172家,其中年出欄萬頭以上豬場27家。
十年來,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特色產業優勢凸顯。建設各級各類園區25個,其中省級特色示范園區12個。重點打造漣源大米、漣源柑桔、湘中黑牛、橋頭河蔬菜等一批主導產業。全市共有綠色食品77個。“橋頭河蘿卜”“富田橋豆腐”“楓木貢茶”“漣源金秋梨”獲國家農產品地理保護標志,漣源市“打造優勢特色千億產業”獲得2020年省政府真抓實干獎勵。農業企業飛躍發展。全市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468家,較2017年增加16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2家、婁底市級龍頭企業68家。休閑農旅逐步成型。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280個,較2017年增加130家。打造星級農莊17家,其中國家五星級農莊1家、國家四星級農莊3家。綠色農業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負增長,未發生區域性重大農業災害和重大質量安全事故。農機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科技化、良種化、規模化、設施化水平明顯提高。水稻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9.11%,油菜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6.06%,全市水稻生產翻耕和收割兩大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十年來,鄉村環境實現新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3個、精品鄉村2個,婁底市級美麗鄉村12個,縣級美麗鄉村24個;打造農村改廁示范村21個,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新)建19889個;完成受污染耕地利用治理輕中度污染21.739萬畝和嚴格管控治理1796畝任務。農民收入實現新提升。2021年漣源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1元,較2017年增長51.4%;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53.15億元,較2017年增長51.64%,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快速良好發展勢頭。
回顧過去,碩果累累,經驗彌足珍貴;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更需奮勇拼搏。漣源農業農村工作將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團結和帶領全局干部工作,進一步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譜寫漣源農業農村發展新華章。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劉果林 吳世梁
編輯:曾燦芳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10/13/1192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