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劉清良)9月14日,漣源市七星街鎮龍貴村綠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衛紅頂著驕陽來到黎溪村的一座山坡上,檢查蜂箱有沒有異常情況。就這樣憑著勤勞的雙手,李衛紅完成了貧困戶到脫貧戶,再到致富帶頭人的“蛻變”。
47歲的李衛紅賣過家具,開過小采石場,當過小包工頭,種過苗木喂過雞,都沒能堅持下來。2016年下半年,李衛紅回到家鄉發展,把原有的0.3畝苗圃基地擴大至20多畝,大手筆購進金絲楠木、紅豆杉等名貴苗木。不久后,珍貴苗木價格暴跌,投進去原有的一點積蓄不見了不說,還負債10余萬元,加上兩個孩子上學,李衛紅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2017年,李衛紅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己以前算是個小老板,戴上貧困帽,心里多少有失落感。”李衛紅說,“幫扶干部經常來家里宣講扶貧政策,鼓勵我利用已有種養殖技術東山再起,我的信心慢慢又開始足了。”
李衛紅是個頭腦活絡的人,他從外省購進雉雞,摸索著慢慢擴大養雞規模,只喂食發酵過的豆腐渣、玉米粉和米糠,土法喂養的雉雞品質有保障,且野性十足,即使李衛紅和它們“朝夕相處“,雉雞們同樣“不親近人”,喂食時雞棚里經常可見群雞亂舞景象。“我每年喂養雉雞2000只以上,要喂養7個月以上才出售,這樣品質有保障,基本上都是顧客聞名前來購買。”李衛紅說。2018年,李衛紅實現脫貧,并成立了綠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開始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
近幾年來,李衛紅又試著養蜂,適度種植苗圃以及黃金貢柚、沃柑等果樹,每年收入均在10萬元左右,且呈遞增趨勢。在發展種養殖過程中,李衛紅沒有固步自封,積極參加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班的好處還真的不少,除了學到技術,還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正是有了培訓班這個平臺,李衛紅不僅結識了不少同行,還把省城的農業專家請到基地里來進行品種引進、整形修枝等苗圃種植方面的技術指導。“專家的指導幫助我的苗圃也走上了增收的道路。”李衛紅感激地說。
李衛紅在自己掌握種養殖技術后,遇到有想法又畏縮不前不敢搞規模養殖的村民,他總會給他們打氣,“技術不用擔心,我來無償教你們,你們只管放心地干。”七星社區貧困戶羅華橋一家有6個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壓力大。2018年7月,李衛紅手把手叫他養蜂,如今羅華橋養蜂規模達到50多箱,年增加收入七八萬元。“做夢都沒有想過一年能賺這么多錢,搭幫老李讓我一家人脫了貧又開始致富。”
今年,高溫干旱天氣已持續兩個多月,李衛紅的苗圃基地里不少苗木遇到了“飲水”難題,李衛紅和妻子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想方設法引水進行灌溉。“大旱之年,我的苗木損失了一部分,但損失可控,明年增強灌溉能力,把苗木損失補回來。”李衛紅每天更忙更累了,但他從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對生活的信心充盈在他黝黑的臉龐上。 助農熱線:17373829980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星群
編輯:曾燦芳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09/19/1184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