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隨著最后一場生物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2022年湖南高考宣告結束。整理心情后,多數(shù)告別中學校園的學生們將以成年人的身份在暑假工、旅游等實踐活動中與社會溝通、互動,為書寫新的人生“答卷”打下基礎。

(6月9日,長沙市第一中學考點,考生在結束政治考試后興奮地沖出考場。當天,2022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由于許多高校將今年清明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順延至暑假補足,導致假期來得早、拉得長,幾乎與高考結束處在同一時間段,因此兩撥人交織在一起,無疑會形成返鄉(xiāng)出行高峰,客觀上意味著各地公共衛(wèi)生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目前,省內已有長沙、株洲、湘潭等地明確對高校學生返鄉(xiāng)隔離的費用進行免除,希望其他市州抓緊趕上,畢竟離家小半年,若是回來隔離還要自費,難免造成心理與經(jīng)濟上“雙重負擔”。對于來來往往的學生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避免一刀切或層層加碼。同時,也要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對選擇留校的學生做好生活服務保障,多予人文關懷。
兩年多來,從定點采集到流動采集,從單一檢測手段到居家自測、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但也有些環(huán)節(jié)需要加以改善,有的細節(jié)之處有待改進。前些天,網(wǎng)上曝光有上海高校學生返回老家,被告知要自費承擔高額的隔離費用,進而引發(fā)一輪輿情。這樣的情況,當引以為鑒,爭取把工作做得更細、更有暖意。再比如,某省部分地區(qū)花大價錢采購了核酸亭,結果一看,亭子不高不低,成年人采集不方便,老人小孩也不方便。城市能否實現(xiàn)高效采集,是衡量其公共衛(wèi)生體系是否完善的重要標志,對于破舊立新的采集手段,理當謹慎為之,把錢用到刀刃上,以免流于形式。

(2022年高考之前,龍山縣對4690名高考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確保高考順利安全進行。曾祥輝 攝)
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已給了我們足夠多的警示。因此,返鄉(xiāng)出行,切不可掉以輕心。返鄉(xiāng)前,要記得提前向社區(qū)(村組)報備,根據(jù)實際需要準備好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遵循科學防疫原則,科學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至于外出游玩,則應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qū),一旦遇偶發(fā)情況,也不必驚慌,如實通報,聽從安排就好。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大背景之下,城市之間的橫向比較不僅是經(jīng)濟結構、交通物流等傳統(tǒng)要素的對決,城市管理能力、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等軟實力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誰能在這方面做得人性化、無漏洞,誰就能在疫情防控中贏得先機。
來源:《湖南日報》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吳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