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注意!被蜱蟲咬了不要用手拽

        來源:江蘇疾控 編輯:石成 2022-05-30 15:32:50
        —分享—

        近年來蜱蟲叮咬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外出游玩時要特別注意,警惕蜱蟲的“襲擊”!這不,又上熱搜了



        別看它不怎么起眼,“蜱”一下,嚴(yán)重時或可危機生命!

        蜱:

        “認(rèn)清‘本蜱’真身,別再傻傻分不清”

        踏青歸來,身上多出個“黑點”……啊,不會是傳說中的“奪命蜱蟲”吧?!驚恐——

        拍照,發(fā)圈、求鑒定……

        急急急,在線等,求大神鑒定,這個是蜱嗎?

        (所以,以下請認(rèn)真閱讀并熟悉,遠(yuǎn)離蜱,先要認(rèn)識蜱)

        蜱,也稱牛虱、狗豆子、草爬子,與蜘蛛是近親,屬于蛛形綱寄螨目蜱總科。蜱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zhì)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后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dá)30mm。



        蜱能傳播多種疾病,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萊姆病、森林腦炎、巴貝西蟲病、蜱傳斑疹傷寒等等。



        蜱吸血前后對比圖

        蜱發(fā)育過程分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樹根、畜舍等處,在表層縫隙中產(chǎn)卵。卵呈球形或橢圓形,大小約0.5~1mm,色淡黃至褐色,常堆集成團(tuán)。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時間由2個月至3年不等;多數(shù)軟蜱需半年至兩年。



        蜱:

        就喜歡悄悄“盯”上你

        蜱一般在4月到10月活躍,不會飛翔跳躍,這就限制了它的活動范圍,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等環(huán)境中。

        蜱的第一對足末端擁有特殊的感受器---哈氏器,“自帶探測設(shè)備”,會感知到宿主熱量或者二氧化碳,一般找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如趴在草尖或者樹尖,只要一支足接觸了宿主,會迅速勾住,一瞬間就爬到宿主身上進(jìn)行叮咬吸血。

        蜱喜歡叮咬在頸部、耳后、大腿根部等皮膚比較薄、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地方。蜱叮咬后會不斷釋放麻醉劑,無痛癢感,所以人體經(jīng)常感受不到。(真是太狡猾了……)

        檢查,讓蜱無處藏身

        “寵物”檢查

        如果帶寵物去郊游的話,回來的時候要特別檢查寵物身上是不是被蜱叮咬附著上了,重點檢查寵物耳后、頸部、腋窩后面等處。

        人身搜查

        洗澡時注意自己的頭皮、耳后、頸部、腋窩等這些皮膚褶皺處。如有蜱叮咬,就像突然長了一個黑痣,蜱吸血時,口器會刺入皮膚,并且口器上長有倒刺,因此強烈建議如被蜱蟲叮咬千萬不要用手拽,容易捏碎蟲體并將口器留在皮膚內(nèi)。

        原則:切不可!切不可!切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東西刺激它,可以用尖頭鑷子貼緊蜱蟲叮咬處的皮膚夾緊蜱后迅速拔出。同時,密切觀察14天內(nèi)有無發(fā)熱及其他癥狀,如出現(xiàn)相關(guān)癥狀應(yīng)迅速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有蜱叮咬史。



        出門游玩,如何防蜱

        野外郊游、釣魚或務(wù)工,建議穿長衣長褲,袖口、領(lǐng)口、褲腿要扎緊。裸露的皮膚涂抹驅(qū)避劑,不僅防蚊還可防止蜱蟲叮咬。

        在森林、公園、山坡等處遛狗時需注意,蜱易叮咬愛犬,建議去野外回來,一定要認(rèn)真檢查。以免將蜱蟲帶回家里。


        來源:江蘇疾控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