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養老詐騙套路多,收下這份避“坑”指南 !

        來源:上海檢察 編輯:吳一夫 2022-05-23 10:23:59
        —分享—

        為依法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切實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按照中央、市委和最高檢部署要求,日前各地檢察機關迅速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針對性加強涉老反詐提示和普法宣傳,努力提升老年人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守護人民群眾“養老錢”。

        謹防養老詐騙

        “僅需199,享XX地雙飛旅游”

        “我可以幫忙代辦養老保險”

        “免費聽健康講座,登記信息送大米和油”

        ……

        這些話術,是不是有點熟悉?


        圖片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多,養老需求的加大,一些犯罪分子便“盯”上了老年人,打著“關愛老人”“服務老人”的幌子,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犯罪,給廣大老年人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與精神痛苦。

        養老詐騙都有哪些常見的套路?

        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

        騙術一: 養生保健騙局


        圖片


        犯罪分子會在老年人經常活動的公園、小區周邊、醫院等場所,通過散發傳單、贈送禮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注意,并一步步引導老年人參加所謂的“健康講座”。

        在講座現場,犯罪分子會刻意與老年人拉家常套近乎,目的就是了解老人的家庭情況和購買能力,為下一步實施詐騙打下基礎。隨后,犯罪分子會以“專家”的名義為大家科普養生知識、提供免費體檢,利用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引發其焦慮,進而引誘老年人高價購買具有各種神奇功效的“保健品”。

        事實上:

        這些保健品沒有他們所宣傳的任何功效,甚至是“三無”產品。當老年人發現上當受騙想要辦理退款時,犯罪分子早已將老年人“拉黑”,并逃之夭夭。

        騙術二: 養老服務騙局

        犯罪分子會迎合老年人養老、投資的雙重需求,以投資養老基地、老年公寓,預售養老床位等項目為名,將老年客戶誘騙至所謂的養老基地、福利院進行參觀、游玩,虛構其所謂“養老項目”的美好前景和高額回報,誘騙老年人以“辦卡”“充值”“預購床位”等形式預交高額費用。

        隨后,犯罪分子會向老年人承諾,投資其所謂的“養老服務”,不僅可以享受高額利息回報,而且能享受機構內的醫療保健、照顧陪護等服務,并且可以隨時以貴賓身份免費入住公司旗下所有的養老機構。

        事實上:

        詐騙分子根本沒有所謂的養老服務項目,騙來的錢款都被他們用來揮霍了。

        騙術三: 以房養老騙局


        圖片


        犯罪分子會以國家政策的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打著“以房養老”、有高收益回報等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再誘騙老人把抵押房子的錢款用來購買他們推薦的“理財產品”。他們虛構的“以房養老”,不僅不影響老年人在原有房屋內居住,每月還有豐厚的回報。

        事實上:

        這些詐騙分子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他們宣稱的“以房養老”與國家試行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完全無關。受騙老人抵押房子的錢款最終進了犯罪分子的口袋,結果不僅失去了房子,還背負巨額貸款。

        騙術四: 藝術品投資騙局

        許多老年人熱衷于收藏字畫、紀念幣等藝術品,認為不僅可以作為愛好,還可以作為一項投資。藝術品因具有高度的非標準性、主觀性及稀缺性,普通人往往難以自行鑒定,這就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犯罪分子會將自己公司包裝成經營藝術品公司,同時偽造各類鑒定證書證明其所銷售“藝術品”的價值。公司通過發放廣告傳單、網絡宣傳、打電話等方式進行宣傳,吸引老年人前來投資購買。

        他們會與老年人簽訂合同,承諾在持有這些“藝術品”期間能獲取高額返現,同時宣稱公司會定期舉辦拍賣會來高價回購這些“藝術品”。

        事實上:

        這些所謂的“藝術品”只是普通的工藝品,進價十分低廉,犯罪分子收取錢款之后沒有返利,更沒有舉辦所謂的拍賣會。

        騙術五: 旅游騙局


        圖片


        老年人退休后“有錢有閑”,經常出去旅游進行自我放松、調節生活。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熱情及節儉的生活習慣,以不合理的低價甚至免費組織旅游活動,吸引老年人參加組團。

        事實上:

        在旅游過程中,犯罪分子會安排各種購物環節,將商品以遠高于市場的價格出售給老年人進行牟利,有的甚至通過威脅的方式強買強賣。有的所謂的旅行社還會以預付卡費、會員費、理財產品等形式誘騙老年人“消費”“投資”并不存在的項目。

        騙術六: 養老保險騙局

        部分犯罪分子謊稱認識人社局、社保局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先和老年人拉家常、套近乎,騙取老年人的信任。隨后這些犯罪分子會以代辦養老保險業務為由,欺騙老年人一次性繳納大額的養老保險費用,并謊稱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養老保險的領取金額,還能提前一次性領取養老金。

        部分犯罪分子則會冒充銀行、保險機構的工作人員以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等為由,向老年人收取所謂的材料費、好處費等騙取錢款。

        事實上:

        這些犯罪分子根本沒有相關的資質和能力辦理養老保險業務,他們拿到老年人的“養老錢”后不是幫助老年人繳納養老保險金,而是自己揮霍一空。

        溫馨提示

        1、保持正確的保健理念

        不輕信所謂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從正規的醫療機構等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知識。

        2、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貪圖便宜,不輕信所謂公司開展的各類“免費講座”“免費茶話會”等,警惕各類“穩賺不賠”“低投入低風險”卻高額回報的宣傳。

        3、妥善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不點擊各類陌生鏈接,不在陌生或不正規的網站、機構等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

        4、不輕易相信他人

        對于自稱銀行、保險機構等工作人員或自稱國家機構工作人員的短信或電話等,保持謹慎,如有疑問,可第一時間和成年子女共同商議,也可及時撥打相應機構的官方電話核實,或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

        5、提高反詐意識

        多多關注新聞媒體或街道、社區等開展的反詐宣傳,提高警惕性,可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有效攔截詐騙電話與短信等。


        來源:上海檢察

        編輯:吳一夫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