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芙蓉國評論丨挺進復興之路,以青春之名義

        來源:時刻 編輯:吳一夫 2022-05-11 15:27:53
        —分享—

        5月10日,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回望百年征程,一路篳路藍縷,翻開不倦滾動的歷史,青春始終是主旋律,震撼著每一顆灼熱的心,總是在理想的大海中沸騰奔涌。一百年前,在民族危難之際,國家存亡之秋,“五四驚雷”打開了中國社會救亡圖存的歷史序幕。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驅高舉五四精神火炬,前赴后繼投入中國社會變革的火熱戰場,在犧牲奉獻中凝結成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絢麗之花,綻放在華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青春因信仰而美的絢麗。“國無精神不強,人無精神不立。”信仰是人生的航標,是戰勝一切萬難的精神支柱,也是創造奇跡的動力之源。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信仰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吶喊,是“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的憧憬,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情懷,是“寧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的決心,更是“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誓言。無論風云變幻、歷史變遷,唯有青春接力奮斗不休不止。他們胸懷崇高理想,高擎愛國旗幟,在戰火中蹚出民族獨立之路,在改革中尋覓國家富強之道,在服務中打開人民幸福之門,以“小我”之軀匯聚“大我”之洪流,以青春之我譜寫了時代的青春之歌,紅色信仰綻放青春最美光芒。

        青春因奮斗而美的精彩。青春因奮斗而精彩,人生因磨礪而升華。翻開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一葉紅船在青春奮斗的加持下成長為巍巍巨輪,一群28歲的青年志士懷揣夢想開啟共產主義求索之路,經過28年的奮斗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經過30年艱難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中國走向新時代的富強之路。瀘定橋上22勇士是年輕黨員排頭兵,抗美援朝奇襲武陵橋戰斗都是年輕骨干,西遷老一輩科學家扎根荒漠正值風華正茂,“北斗”主力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1歲,“奮斗者”號研發團隊“85后”占75%,“天宮一號”研制團隊的平均年齡30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90后0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白衣執甲沖鋒陷陣,冬奧賽場17歲的單板滑雪運動員實現我國該項目零的突破。像他們一樣的青春一代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展現了時代中國的青春擔當。青春的花朵總是在經歷風雨的洗禮之后,才能綻放出別樣的風華和模樣。

        青春因奉獻而美的偉大。“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百年來,五四精神薪火相傳,偉大事業星火燎原,一代代愛國青年前赴后繼犧牲奉獻,引領中國號巨輪從苦難走向輝煌,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飛躍。夏明翰、方志敏、劉胡蘭、趙一曼、楊宇、黃繼光、邱少云、郭永懷、李向群、黃文秀、陳祥榕……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偉大意義,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奔騰大江中、在巍峨的高山上、在攻堅的洪流中、在創新的最前沿都留下了他們無私奉獻的軌跡,用生命詮釋青春最美,用犧牲成就人生華章。觀今日盛世之中華,到處都散發著奉獻的氣息,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青年人始終在擔當,全面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青年人始終在戰斗,堅守崗位、揮灑汗水、拼搏奉獻始終是青春的最優解。

        青春奮斗無止境,揚帆遠航正當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無限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的年青一代,要弘揚五四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以小我之信仰、之理想、之奮斗、之奉獻凝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跑出中國速度,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揚帆遠航。



        來源:時刻

        編輯:吳一夫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