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零4個月
獨自堅守800余個日夜
接聽電話100000余個
調度車輛40000余次
……
這是漣源市疫情防控組萬陽松從事防疫工作2年多來粗略回憶的數(shù)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數(shù)以萬計的“大白”挺身而出,在抗疫一線沖鋒陷陣,前赴后繼,令人無比動容;但還有這樣一類人,他們不是白衣天使,卻把挽救生命視為自己的天職,守在電話機旁,迅速調度,與病毒賽跑,以“救護車”為家,為管控爭取寶貴的時間,這便是漣源120轉運隔離專班。萬陽松就是其中一位幕后英雄,兩年多以來,他與120轉運隔離專班的兄弟們用堅忍、擔當、奉獻譜寫了平凡人公而忘私的抗疫之歌。
“發(fā)燒嗎?”
“有中高風險區(qū)旅居史嗎?具體在哪個位置?”
“好的,請保持電話暢通,我們馬上派車!”
萬陽松坐在電腦面前,一邊接電話,一邊仔細甄別,飛快地在電腦上記錄信息,略顯嘶啞的聲音鎮(zhèn)定自若。今年疫情再次嚴峻以來,日均接電話幾百個,他每次都不知疲倦地重復這樣的詢問,沒有絲毫不耐煩。
萬陽松是一名部隊退伍軍人,2020年疫情爆發(fā)之初,他主動請纓,到最艱辛的120調度組。根據漣源市“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tài)清零”防控政策,從外地中高風險區(qū)域返回漣源人員、紅碼人員等重點管控人員,從進入漣源起第一時間實行閉環(huán)管理、閉環(huán)轉運。漣源市安排9臺車輛負責重點管控對象的接送工作,而萬陽松就是負責轉運車輛的調度。
“哪里解除多少人,哪里可以進多少人,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嚴謹精準、迅速高效地對接,時刻做到心中有數(shù)、分毫不差,不能給防控拖后腿。”萬陽松談到工作如數(shù)家珍。整整2年多,他從來沒有休假的概念,上廁所也帶著手機,洗澡就把手機放旁邊,生怕錯過了一通電話,耽誤了轉運工作。一天下來,口干舌焦、喉嚨嘶啞,累得沒有精力講話。5歲的小兒子總是委屈地說:“爸爸不愛我,其他小朋友的爸爸都會給孩子講故事。”妻子嗔怪他“家里就是你的第二個工作場所。”他總是抱歉地沖著妻兒憨笑,又繼續(xù)“煲電話粥”。
與萬陽松配合工作的是120急救中心主任邱亮,談起轉運工作他幾度哽咽。他告訴記者,由于閉環(huán)管理,司機師傅們已經多日未能回家,每天至少有13個小時在車上,飯不能及時吃,覺不能按時睡,家里的妻兒老小也照顧不上。4月22日,司機梁衛(wèi)波的父親突發(fā)心梗,當時他正在運送隔離人員,無法第一時間去醫(yī)院陪伴病床上的父親,只能通過電話傳遞牽掛與擔憂,如今父親已經出院,梁衛(wèi)波依舊握著方向盤一趟又一趟的接送隔離人員,沒有回家,心中滿是愧疚。
“他們從來沒有準點吃過一次飯,有一次凌晨3點才送完,他們就睡在了車上,然后第二天接到任務又繼續(xù)工作”邱亮說起轉運車司機們滿是心疼與無奈。轉運通知就是命令,在檢查確認防護到位后,迅速趕到目的地,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他們都毫無怨言。有時接送過程中,遇到個別群眾不理解工作而埋怨、指責,他們只能耐心地解釋,用微笑和柔情勸說其按照防疫要求配合工作。他們說越是艱難,越要耐得住寂寞,挑得起重擔,頂?shù)米毫Α=衲暌詠恚?20轉運隔離專班主要對接婁底南站、火車站、高速出口卡點等外地返鄉(xiāng)需隔離人員,及全市21個鄉(xiāng)鎮(zhèn)所有隔離點人員接送。最忙碌的時候,一天一夜在全市轉運160人次。
轉運車司機是最早接觸疑似病例的人,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群之一,感染風險較高。3月27日,漣源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漣源120轉運隔離專班前往婁底高鐵南站接一名上海返漣人員隔離,工作人員按照防疫要求,做足了防護措施,并對救護車進行了專業(yè)流程消殺。次日,漣源市疾控中心對該返漣人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運轉工作人員心瞬間繃得緊緊的,直到連續(xù)一星期核酸檢測報告為陰性,他們提著的心才回歸了原處。2020年以來,漣源市120轉運隔離專班累計轉運新冠肺炎密接次密接和境外返漣進行醫(yī)學隔離的人員7665人次,其中,確診病例15例,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轉運工作方案要求進行轉運,工作人員個人防護措施實施到位,實現(xiàn)了工作人員零感染。
在疫情防控期間,漣源120轉運隔離專班的工作人員逆向而行,堅守崗位、無怨無悔,電話一響,他們就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演繹著“做一份工作,擔一份責任”的動人故事!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護佑生命的擺渡人。(通訊員 劉原 曾向陽)
來源:漣源融媒
作者:劉原 曾向陽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04/29/1117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