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疫潮”中閃耀志愿紅 ——漣源市5萬余名志愿者同心抗疫紀實

        來源:漣源文明網 編輯:廖堯勛 2022-04-10 11:46:45
        —分享—

        4月7日,婁底高新區內一疫情集中隔離點,一位隔離期滿即將返程的四川籍鄒女士緊緊拉著漣源孝老敬親志愿者協會會長吳述桃的手,動情地說“謝謝你,吳姐,感謝志愿者們的真心付出,是你們讓我認識了漣源,也記住了漣源。”

        3月30日,G2190次列車因發現確診病例,緊急停靠婁底高鐵南站,漣源市委、市政府主動承擔臨時終止行程的其中283名旅客的隔離任務。為了使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在漣源隔離期間安心、舒心,整整一個星期,志愿者們承擔起了送日用品、飯菜、水果、打掃衛生等貼心服務工作,并對旅客開展心理疏導服務。隔離點的一系列貼心舉措,讓鄒女士和其他人感動不已。臨別時,她特別委托吳會長轉交一封她寫給漣源市委、市政府及全體抗疫人員的一封信。信中說期待疫情早日結束,下次會帶上家人來漣源旅游,游覽漣源的山水風光。

        這是發生在這場新的疫情阻擊戰中的一個感人故事,也是5萬漣源“志愿紅”齊心抗疫的一個縮影。

        圖片1.png

        志愿者吳述桃在隔離點送隔離人員返程

        疫情來襲,3萬余名黨員志愿者沖鋒在前勇擔使命

        自3月14日來,全國多點疫情爆發。在新一輪疫情大考面前,漣源市委、市政府沉著應對、科學決策,有條不紊部署全市各級各部門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嚴格排查管控疫區來漣人員,要求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下沉一線指揮,全市各級黨組織緊急動員3萬余名黨員干部志愿者連續24天沒有休節假日,深入全市504個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網格化排查、政策宣傳、遏制聚集性活動……筑牢疫情防護網,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讓“志愿紅”成為活躍在漣源城鄉的一道抗疫風景線。在這些黨員干部志愿者中,他們有的24小時堅守在交通志愿服務站,嚴守“外防輸入”關口;有的穿梭在各個核酸采樣點維持秩序,提供各種暖心服務;有的走村入戶開展“敲門行動”,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更有醫療醫護志愿者逆行出征馳援婁底。

        志愿者在石馬山排掌村開展敲門行動.jpg

        志愿者開展敲門行動

        3月29日, 漣源在外回漣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一例輕度陽性病例,漣源告急;4月5日, 婁底中心醫院醫護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兩例輕度陽性病例,婁底告急。為嚴防疫情擴散,婁底、漣源兩級黨委、政府緊急部署,堵關設卡,全面篩查。4月7日至9日,漣源調集1300名醫療志愿者和200余名黨員志愿者分赴全市城鄉24個核酸檢測點,對29類重點人群全部免費進行核酸檢測,堅決做到應檢盡檢,不落一人。三天時間,共2400余人次的黨員志愿者頭頂烈日,嚴格按照有關防控要求盡心做好服務工作,確保了全市3萬余名應檢者安全有序地完成了檢測。

        在漣源市體育館集中核酸檢測點開展秩序維護.jpg

        核酸檢測現場志愿服務圖片

        疫情來襲,各志愿組織聞令而動眾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3月16日,漣源市文明辦和漣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向全市各志愿服務組織發出了“文明防疫 志愿有我”倡議書。各志愿組織聞令而動,組織和發動社會志愿者迅速投入到了這場新疫情阻擊戰中。

        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劉昊翀組織100余名志愿者深入黃山、雙河等20多個村(社區)開展“請黨放心 戰疫有我”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鄉村一些困難黨員、留守老人及保潔人員送去關愛慰問,累計捐資捐物3萬余元;市孝親敬老協會會長吳述桃組織60余名志愿者深入全市6個疫情防控隔離點開展保潔、消殺、送餐等服務。杜紅英是她們中的一員,四川人,汶川地震后她感恩志愿者對家鄉的幫助,從2020年來漣源生活后就開始持續三年到隔離點開展志愿服務,盡管家中有兩個小孩需要照顧,但她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市愛心協會會長劉湘平,是一個非常繁忙的生意人,收到倡議書后,二話沒說,毅然選擇關閉店面,組織200余名志愿者迅速參與到醫院核酸集中檢測志愿服務中,自告奮勇免費搭建帳篷60余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劉億平非常感慨:過去一直是黨和政府和全社會關愛我們這些弱勢群體,現在是輪到我們回報社會的時候了,他一聲召喚,30余名殘疾人志愿者立馬趕到火車站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和核酸檢測志愿服務。文藝志愿者錄播“藝”起抗疫非遺節目11個在湘劇院公眾號播出;教育教學志愿者組織各學校開展疫情防控手抄報比賽宣傳防控知識;白馬鎮、古塘鄉志愿者跳手指舞宣傳疫情防控;三甲鄉、金石鎮、橋頭河鎮以創建無疫村(社區)為契機,廣泛發動群眾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越來越多的志愿服務組織參與進來,通過“村村響”、制作方言抖音小視頻、改編歌曲等方式將疫情防控知識直接宣傳到每家每戶每人, 構筑起全民“同心”抗疫的堅強防線。

        志愿者在橋頭河大屋村開展無疫社區外來人口登記.png

        開展無疫村(社區)創建志愿服務

        疫情來襲,廣大志愿者甘于堅守 守望相助

        “乖寶寶,祝你早日康復,等老爸完成任務后第一時間來看你。”這是4月7日晚,援婁核酸檢測志愿者——婁底市湘中煤炭醫院醫生譚震乾發的朋友圈。7日下午,他9個月大的女兒從嬰兒車上掉下來,導致顱內出血,必須立即送長沙治療。聽到電話消息時他蒙了。在去與留的艱難抉擇面前,他毅然選擇了留下,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一次他流下了痛苦的淚水。和譚醫生一樣,此次主動奔赴婁底參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的是來自16家醫療機構的233名醫務工作者,他們都是第一時間響應號召,聞令而動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線。

        無論是醫生、群眾還是黨員干部,不同的年齡,卻有著同樣的身份,那就是志愿者。

        “非常感謝張大姐,前段時間我們在外地不能回來,家里90多歲的老爺子沒人照料,多虧她跑前跑后,聯系醫務人員為老人上門核酸檢測、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真心謝謝她!”業主盧先生說道。作為水榭花都業委會的主任張四英,已年近七旬,自愿參與志愿服務已10余年,這次疫情防控期間,她的兒女們考慮她年紀大了,勸她不要再去“折騰”了,但她斬釘截鐵地回答她的兒女們,“我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志愿者,不挺身而出怎么行,我還要繼續為小區平安貢獻自己的力量”。

        很多暖心的故事還在繼續發生……,萬千志愿者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正在為戰“疫”筑起牢不可破的防線。

        (吳業平 賀浪 周菲)

        來源:漣源文明網

        編輯:廖堯勛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