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細讀中國共產黨黨史,戰火紛飛的年代猶如電影一樣在我腦海中放映,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嘉興南湖的小小紅船到新時代的巍巍巨輪,百年黨史是不僅是一部革命史,更是一部奮斗史、心靈史。
學黨史,感黨恩,百年黨史是一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史。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爭,在那些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中,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勇氣,舍生忘死,保家衛國,才換來了如今這難能可貴的和平與安寧。翻閱黨史,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救亡圖存、浴血奮戰,無數革命先烈灑熱血,拋頭顱,繪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美畫卷,從而挽救了中國,拯救了中國人民。我們黨員干部更應該銘記先烈珍惜當下,時刻以革命先烈先輩為鏡,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境中不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不退縮逃避,在各種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不繳械投降,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延續紅色革命血脈。
學黨史,跟黨走,百年黨史是一部“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奮斗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從過去的飽受列強欺辱到現在的再一次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國家經濟發展從過去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政治地位從過去的受盡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到現在的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生活狀況從過去的只限于滿足解決溫飽到現在的正昂首闊步奔向全面小康……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科學等各個領域,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衛生等諸多方面,中國上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自然而然,歷史和人民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永遠堅定信念跟黨走。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更要追隨黨的步伐,做國家輝煌事業的奮力書寫者,踏實扛下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時代重任,強化責任擔當,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學黨史,守黨心,百年黨史是一部“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心靈史。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是中國共產黨風雨不改的初心和使命。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十四五”規劃全面擘畫,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病患,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回望黨的百年歷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取得勝利,就是因為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我們學習黨史,就是要牢記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心中裝著人民,切實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發揚“孺子牛”精神,在崗位中堅守,踏實肯干,擔當作為,彰顯最美的奉獻底色。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新中國史是書中最璀璨的篇章。如今歷史將接力棒遞到了我們手中,民族能否再度騰飛,中華雄風能否再次綻放,肩負使命的我們只有發憤圖強,沿著先輩的足跡,擎起奮勇前進的紅旗,書寫我們新一代的輝煌篇章,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來源:漣源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謝依恬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01/19/10787451.html